湘西蜡染的风格特点湘西蜡染的表现手法、艺术风格,有别于贵州布依族服饰蜡染的程式和规范,苗族蜡染的流畅、清秀;布依族蜡染的严谨、慎密。湘西蜡染没有程式化,根据图形及装饰添加纹需要,点、线、面大小,长短,粗细变化自由,整体风格粗犷,且不讲究画幅构图的满。蓝底白花的面积分配没有定论,可多可少;与有些民族的蜡染,满花构图相比,显得更自由些。湘西蜡染的表现手法湘西蜡染图案很好地保持和融合了世代相袭流传下来的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意识及传统图案中的精华,形成了湘西蜡染特有的风格。
湘西蓝印花1、湘西蓝印花的制作工艺湘西蓝印花按效果分,有三种形式,即蓝底白花、白底蓝花和双面花。按制作工艺分,有三个大的工序:第一道工序是花版刻制,其工序为:将九层左右的影纸,逐层装裱,干后绘制花样。根据组合图案的单元形状,选择“冲子”大小和形状(冲子为标准化配件工具),将纸版垫在硬木板上,冲出所需图案组合单元。然后将花版垫在蜡盘上(由蜂蜡和草木灰加热混合制成。在蜡盘上刻版不伤刀具),用刻刀刻出其他纹样。花纹图案刻制完成后,用光滑的弧形卵石压磨花版刀痕毛刺。再用熟桐油刷版,正反面各两次,数日干后即可用。
另外蓝底白花只需一块花版;白底蓝花一般需两块版,其中的补版,专用于补刮主版的连花筋;双面花需要两块完全相同的花版,用于两面刮浆(待一面稍干后,反刮另一面)。第二道工序是刮浆。先用细筛筛过的三分黄豆粉和七分新鲜石灰粉,加入适量水调浆(浆料过稀则易走花图形模糊,过干则容易堵版漏花。另空气干燥,则易堵版)。将印花台面喷洒少许水,将布料平整粘贴好(喷水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布面平整,二是湿润布料,利于浆料附着)。然后,在布面套版刮浆(刮好的浆面应光滑,否则成品会出现灰色斑点)。刮浆完成后置之于室内晾干,一星期后可染色(晾干时间半月以上更好,有利于石灰与空气产生氧化作用,增加浆料附着牢度和硬度,避免染色时掉浆坏花)。第三道工序是染色和后期处理。蓝印花的染色除了要求轻起轻放,不能搅动,避免掉浆外,其他操作与蜡染、蓝印花染色相同。一旦染色完成,即可去浆渣、清洗、滚压、打磨、上光,至此蓝印花的所有工序全部完成。
湘西蓝印花的风格特点蓝印花图案属于黑白图案的范畴,它仅有两个色度,即黑和白,它们均为极色。在蓝印花图案中的灰色运用,主要是在整体由“豆花”组合图形风格作品中出现。在蓝底上密集排列的小圆点,填充和形成图形的外轮廓,其主体图案多呈蓝色,但这种灰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灰色,只是视觉上产生的灰色效果。除此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没有灰色出现。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