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6表明,粘着剂在涂料染色的过程中起到的一定的粘附作用,有助于牢度的提高和改善,对比的三只粘着剂使用量在20-30g/l的时候,干湿摩擦牢度等级比较接近。从褪色程度的变化来看,自交联型丙烯酸共聚物结构的粘着剂,其褪色度要好于聚氨酯类的粘着剂,AH-2>CS278>USV;从手感效果来看,亲水性聚氨酯的效果最好,丙烯酸类粘合剂随着用量的增加牢度趋于稳定,但手感的柔软度会有所下降;从试验的布面效果来看,丙烯酸类粘合剂的效果要差于亲水性聚氨酯,容易出现摩擦痕等。
5 生产实践
通过一系列的涂料浸染工艺优化试验,积累了批量生产的一些经验,先后在浙江泛太平洋针织染整有限公司、马鞍山海狮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批量生产了涤/棉、棉针织布荧光涂料染色,全棉毛圈深色涂料染色等。大生产色光稳定,缸差小,手感好,牢度好,产品质量得到客户的肯定。
5.1大货生产工艺实例
5.1.1棉针织布荧光涂料染色
(1)织物:32S全棉汗布 (160克重)
(2)生产设备:溢流染色机,浴比1:25
(3)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前处理练漂——(除毛酵素)——阳离子剂化处理(60℃/20min)——水洗1-2遍(室温冷水)——涂料染色(60℃/20min)——水洗1-2遍(室温冷水)
——浸泡固着剂(室温)——脱水——烘干——定型
(4)工艺配方:
阳离子化改性剂 4%
荧光涂料色浆 X%
防皱剂 1g/l
柔软型粘合剂CS-278 25g/l
5.1.2全棉毛圈布深色涂料染色
(1)织物:18S全棉毛圈布(450克重)
(2)生产设备:溢流染色机,浴比1:25
(3)工艺流程:前处理练漂——除毛酵素——阳离子剂化处理——水洗1-2遍(室温冷水)——涂料染色——水洗1-2遍(室温冷水)——浸泡固着剂——脱水——转筒烘干——开幅——柔软定型
(4)工艺配方:
阳离子化改性剂 4%
超细染色涂料色浆 X%
分散剂IS 0.5g/l
亲水性聚氨酯粘着剂 30 g/l
5.2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
5.2.1 阳离子化处理后,一定要充分水洗呈中性,这样有助于涂料染色的得色深度.
5.2.2 涂料染色过程中,如果升温速度太快会影响染色的均匀性,会导致色花等疵病。
5.2.3 浴比控制在1:30,浴比太小,会增加织物与机械的摩擦力,极易造成白条、褶皱及色花等。
5.2.4 溢流染色机转速和喷嘴压力要调节到较慢的状态,这样有助于面料表面不易起毛和折痕。
5.2.5 转筒烘干采用正一次反一次,控制装布容量,尽量减少摩擦。
6.结论
(1)选择适当细度涂料染色色浆,使棉针织布在溢流染色时的得色量高,色泽鲜艳,牢度良好。
(2)涂料溢流染色的阳离子化工艺,改性剂用量为3-4%,温度60℃,时间20min,升温不宜过快。
(3)在涂料溢流染色工艺中,加入分散剂0.5-1.0g/l,可以改善涂料染色织物的K/S值,同时染色后,加入适当的粘着剂,摩擦牢度也有所提高。
(4)由于针织面料组织结构的特殊性,要求织物在湿态下提高湿折皱回复角,因此加入水性聚氨酯类的粘着剂,建议用量为20-30g/l,这样可以改善因为在溢流染色机过程中,相互摩擦拉伸而引起的折痕和摩擦印,另外染色牢度也得到了保证。
(5)采用荧光涂料染色可以弥补棉活性染色的空缺,可以进一步实践探索。
(6)通过试验和实践表明,针织布的涂料染色在溢流染色中的应用,是一项兼顾清洁生产、节约能源、面料风格创新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完善设备的配套改造,减少实际生产中产生的摩擦印和折痕。
参考文献
〔1〕孙小梅 房宽峻 张霞.超细涂料轧染染色工艺研究〔J〕.印染,2007.07
〔2〕程万里.涂料粘合剂成膜性能与染色牢度〔J〕.印染助剂,1995.12(5)
〔3〕童卓萍 兰燕.亚麻棉涂料浸染工艺研究〔J〕.第六届全国染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董永春.涂料染色粘合剂及其应用〔J〕.中国胶粘剂,1991.01
〔5〕习智华等.树脂改善涂料染色性能的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01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