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分梳辊转速
纺制T/c 65/35 58.3 tex品种时,在同锭、同条子的情况下,改变分梳辊转速,纺纱试验结果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分梳辊转速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成纱质量。分梳辊转速过高,易损伤纤维,单纱强力降低;分梳辊转速过低,梳理效果差,且有返花现象,成纱条干恶化,强力不匀率明显变化。另外,分梳辊转速与输出线速度有关系,当输出线速度提高即产量提高时,刺辊单位时间内的梳理量增加,若分梳辊转速不提高,则梳理效果明显降低,易产生粗节。
3设备管理对涤棉混纺纱质量的影响
由于涤纶纤维的特性,纺纱时对转杯纺纱机上配件的性能要求也提高,特别是对纺纱器部件如纺杯、分梳辊、活络通道、密封圈、纺纱器腔体等,应该通过强化设备管理等手段,将其对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便于对纺纱器作全面检查、调整和更换,我们结合保养周期,每次保养即更换12锭纺纱器,并对换下的纺纱器部件进行检测,如检查纺杯轴承足否损坏并进行加油,淘汰凝棉槽磨损超过标准范围的纺杯;检查分梳辊针布、坯体是否有毛刺或针布断齿、倒齿;检查活络通道是否挂花或磨损超过标准范围,检查活络通道密封圈是否脱胶或磨损,检查纺杯、分梳辊压轮和龙带等高速转动件,保证其正常运转。此外,对给棉罗拉与给棉板的隔距、给棉板加压压力的检查调整也非常重要。
为了充分发挥F1603型转杯纺纱机性能,纺好涤棉纱,我们对该设备进行了一些小改小革。如在喂入喇叭口前加装集棉器,一方面有效控制了多根棉条的同时喂入,另一方面通过选择合适的集棉器口径,对喂人条子产生一定的张力,条子得到初步伸直,有利于分梳及纤维的转移,大大降低了竹节纱疵及粗纬。再如我们通过改进分梳腔补风系统,一方面可避免补入的气流未经过滤使短绒积聚到一定程度后附入形成纱疵,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排除了因喂给罗拉绕花影响条子喂入速度造成成纱偏轻的现象。
4运转操作管理
运转挡车操作水平对转杯纺纱质量影响很大,通过摸索,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建立完善的防疵、捉疵、看疵分析、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制度,确保产生纱疵能得到及时反馈、跟踪、解决,并落实考核。如我公司要求挡车工在落纱后对每一筒纱都要看纱盖印后方可送到下工序,保证疵点纱不流入下工序。
(2)作为基本操作要求的包卷、接头等操作,一定要加强练兵抽查,使包卷质量与接头质量达到要求,甚至应当缩短时间进行月测定、季交流,总结出好的操作经验并积极推广。
(3)重点加强对龙带、高速回转件(如纺杯)等部件的检查,及时发现部件是否磨损或异响并予维修,避免由于机械原因造成大面积质量问题。
(4)定时清扫纺杯,以每6小时清扫一次为宜,次数太多造成接头过多,太少又难将杯中沉积的粉尘及时消除,也难发现其他影响质量的问题。
5结束语
通过对原料的选择、合理配置工艺,强化对设备和操作的管理,克服由于涤纶纤维的特性因素造成生产的不适应,生产出了条干好、竹节少、毛羽少的涤棉混纺转杯起绒纬纱,满足了用户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百祥.转杯纺纺杯速度的讨论[J]棉纺织技术,2001;29(1):8~10.
[2] 陈思,李玉萍提高转杯纱质量的几项措施[J].棉纺织技术,2001;29(1O):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