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工程酶A4的研究与应用于前处理的成效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0日

前言

节能减排和环保是印染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工程,而印染前处理是关键基础工序,耗能耗水量大,化学品种类繁多,工艺不易控制。印染前处理工序又是印染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工序,他对保证后道工序:染色、印花和后整理的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印染加工中,最常见的前处理工艺为退浆、煮练、漂白三步法。常规三步法前处理工艺相对比较稳定,重演性好,但机台多、耗时长、效率低、水、电、汽能耗高,由于前处理三步法工艺路线长,半制品中如皱条、折痕、擦伤、破损、斑渍、白度不均匀、降强、泛黄、纬斜等疵病时有发生。

就其前处理的工艺原理,印染工作者都知道,退、煮、漂三步工序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如退浆的同时有去处部分天然杂质的作用。可减轻煮练的负担,而煮练可进一步去除残留浆料的功效,对织物白度也有提高,漂白也有进一步去杂的作用,因此只要寻找一种能够缩短工艺流程、简化设备、降低能耗、保证质量的办法,就能改变传统工艺,实现一浴法高效短流程工艺,事实上,印染助剂的研究人员早已开发了很多这方面的集成助剂,但是真正在市场中稳定应用的并不多,针对市场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合肥东方美捷公司研发的前处理工程酶A4,成功应用于印染前处理一浴法高效短流程工艺中,其性能优良、处理效果稳定。

前处理工程酶A4是一种是集精炼渗透、氧漂稳定、螯合分散、乳化净洗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前处理工程助剂,广泛应用于棉、麻及其混纺织物、针织、毛巾、无纺布的精练漂白加工。 
  

2.实验部分

毛巾织物煮漂一浴工艺毛巾坯布规格  320 g/m2

2.1工艺流程

毛巾坯布     浸于工作液    98℃水浴中振荡60min     两道热水洗      冷水洗       烘干

2.2工艺配方

前处理工程酶A4          2~5g/L

双氧水(27.5%)          6~12g/L

烧碱                     0~2 g/L

浴比                     1:10

2.3处理后半成品性能测试

白度:ZBD白度仪测试白度。取未上荧光增白剂的半制品(精练后的半制品)长24cm、宽12cm的布块,折成8层(6cm×6cm),薄织物则取18cm×24cm折成6cm×6cm12层,按照ZBD白度计的操作要求测定白度值,每一试样须在不同部位保持经、纬向一致的情况下测定3次,取平均值。

毛效    悬垂法, 30 min内液体上升的高度( cm)

强力    织物强力测试仪

3.结果与讨论

3.1毛效的影响因素

毛巾坯布上的蜡质、棉籽壳及各种浆料是影响毛效的主要因素,而烧碱的加入可以使织物上粘着的淀粉等浆料发生溶胀,便可容易洗去。下表是烧碱用量对毛效的影响。

表1 烧碱用量对织物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碱用量从1g/L提升到4g/L,毛巾的毛效也随之提高,但是碱度太强会使双氧水的分解速度变大,也会使织物的强度下降。加上考虑到煮漂后织物呈碱性还要对织物进行酸中和,也会加大成本。所以一般毛巾织物若含浆量相对较大可加1~2g/L烧碱即可达到后续染色所需要的毛效。

3.2双氧水对毛巾白度的影响

双氧水在一定条件的工作液中发生自身的缓慢分解,通过氧化作用破坏色素起到漂白的作用。而且它在分解过程中还可以使部分浆料被氧化脱除,因此双氧水在前处理工艺中对白度半成品的外观都有深远的影响。

表2 双氧水用量对织物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双氧水的用量控制在10g/L较好,超过10g/L则对织物白度的影响不大,而且还使织物的强力下降。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