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棉、麻及其与化纤混纺、交织的织物和纱线,氧漂工艺一般采用烧碱、渗透剂、氧漂稳定剂、螯合剂和双氧水等多种助剂。生产加工中由于助剂品种多,漂液pH值较高和工艺时间长等因素,易造成织物失重率高、纤维易受损变脆、降强较大、手感粗硬,工艺中水洗次数多、耗水耗能高。由于被漂物吸碱不匀且难以短时间洗净,后道工序易出现染疵,特别是混纺或交织织物氧漂时,烧碱会造成其它的损伤。此外,使用烧碱漂后的残液pH值、COD值和BOD值较高,污水处理负担重。
多功能快速氧漂助剂BLG,可以进行快速氧漂工艺。BLG是一种复合型助剂,它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烧碱、精练渗透剂、双氧水稳定剂和螯合剂等,在氧漂中只用H2O2和BLG即可,简化了工艺和操作,适宜于棉、麻、粘胶、天丝、莫代尔、氨纶、竹纤维和大豆纤维等织物或纱线的氧漂。染色工艺采用预加碱短流程工艺和皂洗酶水洗后处理,节约了水电汽消耗,提高了工艺重现性和产品质量。
1 前处理工艺
1.1 快速氧漂增白一浴法工艺
棉纱 22. 71 tex,纱重1 597kg
处方/% (omf)
螯合剂SNS 1
快速氧漂剂BLG(宝时精细化工) 3
27%双氧水10
4BK(浙江传化) 0. 4
浴比 1∶7
排水→热水洗(60℃, 10 min)→冷水洗(10 min)→柔软处理(阴离子柔软剂307, 40℃, 20 min)
1.2 色纱前处理工艺
棉纱 28. 12 tex,纱重823. 2 kg
(1)常规工艺
处方/% (omf)
烧碱 1. 8
精练剂1
双氧水稳定剂 1
螯合剂SNS 1
双氧水 4
浴比 1∶8
工艺曲线
排水→酸洗(冰醋酸0. 8%, 60℃, 10 min)→热水洗(80 ~90℃, 10 min)→冷水洗→去氧(50℃,15 min)→染色
(2)短流程工艺
处方/% (omf)
螯合剂SNS1
快速氧漂剂BLG2. 5
双氧水 4
工艺曲线
1.3 新工艺特点
(1)前处理工艺节时节能
筒子纱短流程快速氧漂新工艺简、短、省。由于快速氧漂剂中不含烧碱,因此氧漂时pH值易精确控制,既可以实现短时间常温氧漂,又可以高温速漂,而且漂后废水pH值低于9,易于清洗。漂白工艺常规的碱氧工艺需6 h,新工艺只需4 h;色纱前处理常规的碱氧工艺需4 h,新工艺只需3 h,节省了时间和水、电、汽。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