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低盐染色,降低电解质污染:
为解决活性染料浸染时需加入大量中型电解质从而导致的电解质污染问题,国内外开发了低盐染色的活性染料和染色工艺。低盐染色法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合低盐染色的染料,二是低盐染色工艺,三是合理染色后处理工艺。低盐染色工艺的特点是用盐量低,只是传统工艺的1/3~1/2,而且在较小的浴比和较低的温度下染色,也能保证染色均匀,固色率高。
8、深浓色染色,降低水解染料污染:
活性染料染深色越来越多,特别是染藏青和黑色,为降低染色污染,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控制,一是增加染料分子深染的显色性,如选用新的发色体,提高发色程度等;二是科学混配染料,改进染料的深染性,利用一些分子结构相似的染料所具有的协同效应,合理混配,提高上染率;三是合理控温,添加电解质和助剂、碱剂,最好根据染料的染色特征值进行受控染色。
9、坚牢染色,降低染料褪色污染:
活性染料虽然可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但由于断键等原因,易造成褪色,表现为耐晒牢度差。增加色牢度的方法包括选用坚牢度好的活性染料;对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如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增加染料反应程度,在纤维上引入对染料有保护作用的组成等;选用适当固色剂或交联剂进行处理等方法。
10、其他染色新技术
涂料染色:涂料染色工艺采用涂料着色剂(非致癌性)和高强度粘合剂(非醛类交联剂)制成轧染液,通过染色、烘干、焙烘即得成品。对于常温自交联型粘合剂不需焙烘即固着在织物上,与传统染料相比,节省了显色、固色、皂洗、水洗等诸多工序,减少了水、汽、电的消耗。
分散染料生态染色:低温染色,减少齐聚物,扩大染料应用范围,既可染涤纶等合成纤维,还可染羊毛等不耐高温纤维和涤纶混纺织物;新发色体染料如苯并二呋喃酮发色体等的出现深浓染色,节约染料,减少染料污染得以实现;最近开发出一种具有异双活性基的芳化剂来改性天然纤维,与纤维反应后,增加了纤维的疏水性,因而可用分散染料染色,这种改性特别是和处理涤棉等混纺物,改性后能用一种染料染两种纤维。
气相染色:是在较高强度或真空条件下使染料(一些非离子性的分散染料和易发生气相的颜料)升华成气相并吸附在织物表面,其扩散并固着于纤维内部,发生染色过程,它不经洗涤,无废水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
静电或磁性染色:静电或磁性染色是将染料制成带电荷或磁性的粉末,然后在电厂或磁场中通过静电作用或磁性吸引作用,染料粉末紧贴在织物表面,经过焙烘、气蒸(或热压),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中,经一般洗涤等方法清除未固着的染料粉末,完成染色过程。但此工艺还处在研究和试验阶段。
冷染染色:冷染技术在欧洲是节能、高上染率的成熟技术,这种染色方法主要是工艺技术(流程与参数)的变革,设备投资少,易于推广应用。
电子化管理技术:改革染色打样、试放样的传统做法,使用集约化、母液化、超滤加自动配液的电子化管理(计算机测色、配色并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减少操作失误,提高附样率,减少残液的污染。
冷轧堆深色染色:棉织物用活性染料(remazol)深色冷轧堆染色,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remazol活性染料是乙烯砜磺酸盐化合物,它溶于水,但不显示活性,可用于冷轧堆染色法。
生态染色-生态染色的前景
伴随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自身的健康、寿命。为了适应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扩充人类的活动空间,天然生态织品在人们的流行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出于对生态环保的考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和购买生态内衣、生态童装、生态家纺、生态玩具。
在当前纺织业严峻的形势面前,必须大力发展天然生态功能性纺织品。巨大的市场商机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天然生态功能性纺织品必将会成为纺织服装业中的新生力量,市场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