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葡萄籽染料对毛织物的染色性能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1日


  
由图3可知,随着pH值的增大,同一波长下测得的葡萄籽染料溶液吸光度值增大,特别是pH值为8~10时,其在波长300~400 nm范围的曲线形态发生变化,吸光度明显增大,目测到葡萄籽染料溶液颜色变深。这是由于葡萄籽染料主要成分原花青素分子含有较多羟基,其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氧化,从而引起颜色发生较大变化。

2.2葡萄籽染料对羊毛的染色性能

2.2.1葡萄籽染料染色方法的选择

表1为染色方法对葡萄籽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葡萄籽染料可采用直接染、预媒染和后媒染染色工艺对毛织物染色,不同染色方法可得到不同颜色的毛织物,直接染色可染得颜色均匀的红棕色布样。铁离子媒染剂预媒及后媒染色方法均降低了染色毛织物的a*、b*值,其中b*值降低幅度较大,染色毛织物色相中的绿光和蓝光增强,布样颜色偏蓝。

铝离子媒染剂预媒染色方法的a*值降低,b*值大幅提高,说明染色毛织物色相中的绿光和黄光增强,布样颜色偏黄。铝离子媒染剂后媒染色方法的a*、b*值与直接染色方法近似,所染布样颜色变化不明显。

2.2.2染浴pH值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改变染浴pH值(3,4,5,6,7),按1.3.1节直接染色法对毛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不同pH值染浴染色的毛织物H°值、K/S值相差不大,表明染浴pH值对染色毛织物的色相、色深等指标没有明显影响。葡萄籽染料的主要组分原花青素含有酚羟基,在水溶液中本身显弱酸性,因此,葡萄籽染料上染羊毛织物的pH值可选用3~6,这样就无需再采用化学试剂调节pH值。

2.2.3染色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取染浴pH值为6,改变染色温度(50,60,80,90,100℃),按1.3.1节直接染色法对毛织物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与K/S值的关系,结果见图4。

图4中,随染色温度升高,K/S值不断增大,说明染色温度升高有利于染料上染。葡萄籽染料中的主要组分原花青素分子较大,而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结构比较紧密,低温时难以渗透进入;当染色温度高时,羊毛纤维鳞片张开,较大的染料分子易于扩散进入纤维内部[6]。鉴此,选取染色温度为100℃。

2.3葡萄籽染料染色毛织物的色牢度

采用2.2节优化工艺条件(pH值4,染色温度100℃),按1.3.1节直接染色法对毛织物染色,测定其色牢度,以及日晒5 h后颜色特征值的变化(表3和表4)。

表3中,毛织物直接染色后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升华牢度均良好,达3级以上,但日晒牢度较差。

由表4可知,相对于日晒前,日晒后染色毛织物的K/S值达到了4.570,提高了21.1%,明度L*值减小,红绿色调a*值和黄蓝色调b*值增大,饱和度c*值也增大。这说明葡萄籽染色毛织物日晒后颜色变深,且偏红和偏黄,颜色更饱和,色泽更鲜艳。

2.4葡萄籽染料染色毛织物的抗紫外性能

测定按优化工艺直接染色(pH值4,染色温度100℃)的毛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见表5。

表5中,染色后毛织物的UPF指数,约是染色前的30倍,其在UVA和UVB区间的透射率均大幅降低,表明葡萄籽染色毛织物抗紫外线功能很强。

3·结论

(1)葡萄籽染料溶液可在40~120℃热水中稳定存在1 h,其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57.6℃。此外,其本身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2)葡萄籽染料可采用直接染色、铝、铁离子媒染剂预媒染和后媒染等方法对毛织物染色,不同染色方法可得到不同颜色的毛织物。其在100℃、弱酸性条件下(染浴pH 3~6)对毛织物的直接染色效果好。

(3)葡萄籽染料染色毛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干、湿)、升华牢度均达3级以上,并具有很强的抗紫外线性能,经日晒后颜色变深。

参考文献:

[1]张乐乐.葡萄籽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19):46-48.

[2]何钊,任其龙.层析法分离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8):70-72.

[3]姜守霞,孙威.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34(2):108-110.

[4]Kong Jin-Ming,Chia Lian-Sai,Goh Ngoh-Khang,et al.Analysis and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nthocyanins[J].Phytochemistry,2003,64(5):923-933.

[5]Thomas Bechtold,Amalid Mahmud-Ali,Rita Mussak.Anthocyanindyes extracted from grape pomace for the purpose of textile dyeing[J].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7,87:2589-2595.

[6]侯秀良,赵宽,赵国英,等.采用叶绿素铜钠盐染绿色毛织物的方法[J].纺织学报,2010,31(6):95-99.

[7]侯秀良,周启澄,张新龙,等.槐米染料的染色性能及对毛织物的染色工艺[J].纺织学报,2007,28(8):58-61.

[8]侯秀良,杨瑞玲,郭盟盟,等.麻栎壳斗染料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待发表.

[9]高铭,汤晓蓉.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检测标准近况[J].印染,2009,35(3):40-43.

[10]程志波,陈国强.棉织物天然染料薯莨的轧染研究[J].印染,2008,34(6):4-6.

[11]吴军玲,崔淑玲.防紫外纺织品的性能检测[J].印染,2005,31(5):41-43.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