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纤维结构及染色工艺对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染料用量、pH值、匀染剂用量、和染色时间对染色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最佳染色处方和工艺条件为:染料用量0.5%(o.w.f.),pH值3.5~4.5,醋酸钠1%(o.w.f.),匀染剂1227 0.5%(o.w.f.),浴比1∶30,100℃染100分钟。
关键词:改性涤纶纤维;阳离子可染性;阳离子染料;染色;上染率
涤纶纤维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疏水性纤维。由于涤纶分子链结构紧密,缺乏羧基、磺酸基等亲水性基团而不能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等染色。必须在高温高压、热熔或载体存在条件下用分散染料染色。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方法是将涤纶改性剂,如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俗称三单体,英文缩写SIPM)与涤纶共聚,共聚后的涤纶分子链中引入了磺酸基团,染色后所染织物色彩鲜艳,染料吸尽率高,大幅度减少了印染废水的排放。共聚聚酯切片又能增加抗静电、抗起毛球及吸湿性能,是近年来改善涤纶染色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1]。
1·实验
1.1材料、药品及仪器
材料: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纤维。药品及染料:醋酸、醋酸钠、碳酸钠(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匀染剂1227、阳离子艳蓝RL、阳离子桃红FG、阳离子黄7GL(市购工业品)。
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BS 110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101型烘箱、2孔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2染色工艺
在40℃入染,1℃~2℃/分钟升温至100℃,沸染60分钟,染色完毕后降温冷却,取出试样,冷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1.3皂洗
皂片2 g/L、碳酸钠1g/L,浴比1∶50配成皂液,90℃下处理10分钟,取出水洗。
1.4测定
1.4.1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将染色原液用蒸馏水稀释至0.04 g/L,选择可见光范围380~780 nm。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范围内,采用试探法在不同波长下测染料的吸光度,最后在最大吸光度下找出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2]。
1.4.2染料上染率的测定
按照GB/T23976.1-2009染料上染速率曲线上色率测定法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阳离子艳蓝RL的最大吸收波长
由图1可知,阳离子艳蓝RL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5 nm。
2.2阳离子桃红FG的最大吸收波长
由图2可知,阳离子桃红FG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
2.3阳离子黄7GL的最大吸收波长
由图3可知,阳离子黄7GL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