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召,宋永刚,陈立秋
1 前言 当前,纺织印染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能耗大、污染重的支柱产业之一。染整前处理工序是染整工程的基础,前处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后整理工序的染色、印花、整理的制品质量。资料显示,前处理工序占纺织印染工程总耗能的l/3。控制前处理能耗是印染行业节能源消耗的关键,平幅丝光机在前处理流程中也是能源消耗比较集中的一个关键设备。工作中需消耗大量的水、电、汽、烧碱和助剂。过程能耗大,丝光废水污染重。 综观丝光工艺的发展,自19世纪40年代丝光工艺产生以来,丝光机的型式虽然从弯辊、直辊、布铗一直发展到了现在的布铗直辊等积木模块式丝光联合机,但生产实践中仍是以紧式丝光为主。从印染前处理技术发展总体情况来看,丝光工艺的变革明显落后于其它工艺,几十年来无多大进展。随着棉氨弹力织物成为印染行业的主导产品,而弹力织物的丝光在传统的紧式丝光设备上容易出现凹纬、“消弹’’等弊病。传统丝光工艺过程普遍存在着浸轧碱液透芯度差,电镜下切片观察,仅有1/5~1/3的纤维截面溶胀后从腰子形变化成了圆形;导致织物尺寸稳定性差,烧碱耗量高,水洗负担重,而且工艺再现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环境负担重等,尤其是碱耗大、能耗高、污染重,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行业的发展亟需一种能节水、节电、节汽、节省烧碱和助剂,降低工艺加工成本,符合当前清洁生产需要,低排放,环境友好的新型高效丝光工艺设备出现。 山东源丰印染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了顺应时代潮流的YFl098--180型高效布铗松堆丝光机,2007年8月23曰在绍兴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九位行业资深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给出的鉴定结论为:该成果使松堆丝光工艺进入实用阶段,实现了产业化。采用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先进的应用技术,为染整行业提供了一台创新的高效节
2 高效布铗松堆丝光机的烧碱浓度比传统丝光机降低约1/3 传统紧式丝光过程中,织物浸轧碱液后,纤维带液量少,透芯时间受到车速,设备长度的制约,碱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向纤维内部扩散的空间,渗透效果因高浓度、高黏度、常温的烧碱而变差。因此,传统的紧式丝光工艺碱液较难达到透芯效果。资料表明,传统丝光工艺条件下,织物切片观察,只有20%-30%的纤维截面因溶胀从腰子形变成了圆形。这种表面丝光的效果使织物具有较大的潜在缩水率。在松堆丝光工艺中,碱液浓度因织物松堆丝光具有充足的溶胀时间而从常规紧式丝光工艺的2409/L一2809/L降至l70 9/L-1809/L,在特殊的浸渍轧碱单元中织物湿润、渗透、扩散、液下轧压、气液交换,织物在微真空环境下,逼迫碱液透芯,为纤维素纤维实施充分溶胀获得时间和空间的条件,节省用碱,稳定半制品门幅、降低织物缩水率、减少染色条花,还能节省染化料、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