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涤纶织物高效退浆工艺的应用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4日

前言

涤纶机织布通常在织造时都经过上浆,浆料为PA、PAC、PVC等类型的化学浆料。然而,浆料如果不去除,则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影响染色的均匀性、影响染 料的得色率、影响色泽的鲜艳程度。因此,退浆是印染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传统的工艺是采用溢流染色机或卷染机先进行退浆,然后再进行碱减量或染色。目前 存在以下问题:(1)溢流染色机或卷染机是间歇式的设备,工作效率相对较低。(2)退浆通常采用碱退浆,退浆后需要大量的水洗,耗水量很大。

解决 以上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退浆效率、减少排放,其中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采用长车连续退浆。为此有些印染厂家也新购了连续式长车退浆设备,但很难快速地正常地 使用起来。这是由于设备的使用需要配套相应的助剂、工艺,相互协同才能达到加工要求。为此,我们对长车快速退浆剂及其配套助剂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相应的 应用工工艺。

2 试验

2.2材料和设备

2.1.2 化学药品

液碱(工业级) PVA浆料(工业级)

PAC浆料(工业级) 液体石蜡

油酸钠 氯化钙

阳离子红2GL(工业级)

2.1.2仪器和设备

恒温水浴锅、实验室用小轧车

2.2退浆效果的检测方法

采用阳离子着色法进行检测。退浆后织物:阳离子红2GL:0.2%(o.w.f)浴比:1:40 PH值调节到5左右50℃x10min

评价方法:织物着色越深,表明浆料含量越多;反之,织物着色越浅,浆料含量越少。

2.3渗透性测定方法

采用标准棉帆布沉降法。

2.4乳化分散性

2.4.1乳化性:采用液体石蜡乳化法,分层越少,时间越长,则乳化效果越好。

2.4.2分散性:采用钙皂分散法,用量越少,无絮状沉淀,则分散性越好。

2.5复配稳定性

2.5.1粘辊性

液 碱:150 g/L

退浆剂:25 g/L

螯合分散剂:10 g/L

浆 料:2 g/L

液 量:1.6~1.8L

转速1 200r/min

轧车压力3KG

工艺流程:配液→包布→运转→记时→评价

2.5.2高温稳定性

液 碱:80 g/L

退浆剂:5 g/L

螯合分散剂:1 g/L

浆 料:2 g/L

液 量:200ml

工艺条件:98℃震荡24h后观察溶液状态。

评价方法:出现粘辊、漂油、有絮状物析出,则为不稳定,稳定性不好。

3 结果与讨论

3.1渗透性能:

表1 TF-127D的渗诱性

由表1可见,TF-127D具有一定的渗透性。由于测试时采用标准棉帆布,其含有大量的蜡质,难以渗透。在实际应用时,TF-127D多应用于涤纶织物,相对易渗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3.2耐碱稳定性能:

表2 TF-127D的耐碱稳定性


由表2可见,TF-127D具有优异的耐碱稳定性。从而可以确保在实际应用中,避免由于稳定性带来的疵品。

3.3分散乳化性:
表3 TF-127D的乳化分散性

由表3可见,TF-127D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性,这样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有效分散浆料、杂质,防止凝聚再沾污。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