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名称不正确:“精炼酶”、“净棉酶”,实际根本不是酶制剂,从组分说只能算四合一:集精炼、碱剂、稳定剂、渗透四效合一,是由碱剂、无机盐、耐碱表面活性剂等组成,根本没有酶制剂,有的助剂公司明显夸大其功能,已经构成欺诈销售了。 2. 推销范围不合理:有些助剂公司对染色知之甚少,把“精炼酶”当成灵丹妙药胡乱推广,长车轧染和溢流缸浸染一剂灵,实际长车轧染和针织浸染使用环境和使用助剂量完全不同,长车“精炼酶”用量通常20-40g/L,前道往往还有一道轧烧碱的工艺,溢流染缸用量只在2.5~4.0g/L,拿长车用的“精炼酶”用到溢流缸,往往碱性不够,因为2.5~4.0g/L的用量要满足>1.5g/L的传统工艺烧碱用量,要求“精炼酶”配方中的珠碱(烧碱)必须要>60%含量。所以做下来,毛效白度很差。长车和溢流染缸用的“精炼酶”必须是不同的助剂配方,要单独开发! 3.“精炼酶”配方中表面活性剂选择误区:很多助剂厂选择的耐碱表面活性剂润湿渗透性差,工作液几乎不渗透,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容易漂花,埋下隐患,特别针织溢流缸。这是个被忽视的指标,没有润湿渗透性,就不能快速将工作液中的碱剂、稳定剂、精炼剂均匀分布到布面,加入双氧水后容易使布底漂花。有的印染厂也只知道检测最终的布底白布和毛效,忽视工作液的润湿渗透性;关于耐碱表面活性剂配制出来的“精炼酶”产生色变的问题:很多表面活性剂遇到烧碱产生变黄、变红现象,实际都是表面活性剂的耐碱性不好造成的,只有选择耐碱程度达到要求的表面活性剂,就不会产生变红变黄的现象了! 4.长车精炼酶开发心的一点心得体会:五水偏硅酸钠还是会有硅垢产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