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氯化钠浓度
对染色的氯化钠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活性翠蓝KN-G为2%(o.w.f),碳酸钠为15 g/L,氯化钠为10 g/L~30 g/L,染色温度为60 ℃,染色时间为30 min,固色时间为30 min,固色温度为85 ℃。其上染率、K/S值与氯化钠用量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氯化钠用量与上染率及K/S值的关系
染浴中通常加入中性电解质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如食盐、元明粉等。但电解质的加入会使上染加速而导致染色不匀,电解质的加入用量应根据染料的直接性和染色色泽深浅决定[4]。由图5可见,氯化钠用量增加,上染率也随之提高。氯化钠用量大于20 g/L时,而K/S值略有下降。虽然氯化钠有促染作用,但随氯化钠用量的提高,其作用会逐渐趋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节约成本和环保考虑,氯化钠用量为20 g/L。
3.5染色工艺效果
按照试验所得的合理工艺:染色温度60 ℃,氯化钠为20 g/L,碳酸钠为20 g/L,染色时间30 min,固色时间30 min,固色温度85 ℃。对珍珠纤维织物染色后,分别对染色前和染色后的织物的顶破强力进行对比,观察染色工艺对织物强力的影响[4]。
表1 染色对织物强力的影响
由表1可知,珍珠纤维织物经过合理工艺染色后,织物的顶破强力有所下降,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不大。珍珠纤维针织物的上染率可达52.28%,这与合理工艺的理论值相差不大。说明工艺条件的选择是合理的,所得的染色效果也较为理想。
3.5染色牢度
按上述优选工艺参数对珍珠纤维针织物进行染色后,测得的织物染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变色4级~5级,沾色4级~5级),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级~5级,湿摩4级~5级)。
可知:珍珠纤维针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较好,沾色、变色级别均比较高。
4 结论
本课题对珍珠纤维/Tencel/Modal混纺针织物产品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对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并对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测试。具体试验结论如下:
(1)活性翠蓝KN-G染珍珠纤维/Tencel/Modal混纺针织物产品的合理工艺:活性染料2%(o.w.f),染色温度60 ℃,氯化钠为25 g/L,碳酸钠为20 g/L,染色时间30 min,固色时间30 min,固色温度85 ℃,浴比为1:50。
(2)珍珠纤维针织物经过染色后,织物的强力都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
(3)对染色后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测试,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均较好,符合染色质量要求。
(4)活性染料在水中易分解,所以配好的染液不宜搁置时间太长。染色后在80 ℃水中皂洗10 min。
参考文献:
[1] 陈心华,李东平,吕彩霞.珍珠共混纤维素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J].针织工业,2008(2):1-2.
[2] 董永春,徐凯,唐新桥.纤维素纤维织物的一浴法染色和生物整理[J].纺织学报,2002(8):61-63.
[3] 章杰.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技术进展[J].染料与染色,2007(8):1-8.
[4] 范立红,沈兰萍.纺织品检测试验教程[M].西安: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2: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