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涂料印花粘合剂类型及其成膜机理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0日

1.2.3水/油型粘合剂

这类粘合剂具备印花轮廓清晰、渗透性好、手感好等优点,但花纹耐摩性较差,易燃烧,清洗要用有机溶剂,所以日常生产中应用很少。

2涂料印花粘合剂的成膜机理

2.1成膜过程

涂料印花粘合剂在成膜过程中,除交联剂的交联作用及自交联型粘合剂的自交联是化学过程外,基本上是物理过程。粘合剂的物理状态不同,成膜机理也不一样。

2.1.1水分散型粘合剂的成膜过程

阿拉克明粘合剂是溶于醋酸和水的,属于水分散型,聚合物分子相互纠缠在一起,粘合剂以分子的状态分散在溶剂中,随着溶剂的蒸发,粘合剂分子进一步相互纠缠,从而形成皮膜。成膜不需要太高温度,只要能将溶剂蒸发掉就能够形成理想的膜,外加交联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起交联作用。

2.1.2乳液型粘合剂成膜过程

乳液型粘合剂成膜机理要相对复杂些。因为乳液型粘合中高分子聚合物是多分子存在乳液粒子中,乳液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它的成膜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2.1.2.1水分的蒸发

粘合剂随着水分的蒸发,乳液粒子相互接近形成相接触。

2.1.2.2乳液粒子变形

互相接近的乳液粒子之间产生毛细管现象,出现毛细管压强,促使毛细管变细;毛细管越细,压强越大,当毛细管压强大于乳液粒子的抗变型力的时候,乳液粒子就发生变形。

2.1.2.3分子扩散成膜

受毛细管压强的作用变形的乳液粒子之间产生高聚物分子的相互扩散,导致分子相互纠缠,相邻的粒子最终成为一体,最终形成密而牢的薄膜。

2.2成膜的最低温度

粘合剂的成膜需要一个最低温度即最低成膜温度MFT,它受粘合剂分子的组成、乳液粒子的结构所影响。温度低于MFT时,乳液粒子失去弹性,有足够的硬度与毛细管压强抗衡,无法完全成膜,完全干燥后成粉末状态。常规认为,高聚合物的MFT与玻璃化温度Tg相近,因此,通常用计算共聚物玻璃化温度的公式来评估最低成膜温度。

2.3成膜的最短时间

除了最低成膜温度外,乳液型粘合剂还有一个最短成膜时间,这个时间是水分蒸发和颗粒变形所要求的最短时间,它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乳液粒子的大小、外界温度以及乳液粒子的抱水能力。如果乳液型粘合剂成膜速度过快,印花时容易导致塞网,这种情况下只要在粘合剂合成时加入少量丙烯酸,使用时加氨水将乳液pH值调至偏碱性,就能起到抱水作用,延缓成膜速度。

3结语

选用不同的单体来合成粘合剂可以得到不同功能的产品,这些产品无论是在解决涂料手感问题及水洗、摩擦等牢度问题上,都有比较显著的成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粘合剂以保证生产出比较优质的产品。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