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棉针织物节能减排低温练漂技术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0日

针织布传统氧漂需要使用较强的化学助剂,在高温及高条件下进行,产品质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如强力变低、手感变差等,并且能耗高,容易产生折皱问题,废水排放值高,随着人们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的关注,更新一代的练漂方式已成为国内外研发的热点。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相应开发了一套针织布低温练漂工艺,共包含纯果胶酶精练型、活化酶精练型和双氧水活化型三个解决方案。相对传统练漂工艺,低温练漂降低了反应温度,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污染排放,并且解决了常规工艺中的折痕、强力损失大、织物损耗高等问题,该工艺也可用于筒子纱或绞纱练漂,能提高纱线手感,减少织造中的断头率,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1.纯果胶酶精练型低温练漂工艺:

过去认为棉煮练主要是去除棉蜡以提高渗透性,但研究发现用四氯化碳萃取后棉织物依然没有毛效,而将果胶质萃取后毛效大幅提高,因此证明果胶酶、半纤维素酶、脂肪酶等可对去除果胶质起辅助作用。德美精练酶本身是特殊蛋白质,不含任何生物毒性,很容易生物降解,污水值低,处理负担轻,其精练条件温和,在50~60℃、pH为6~8条件下即可反应,并且配合其它工艺可实现精练、抛光、染色一浴。 果胶去除率可达到95%左右,润湿性达到1S以内,完全达到常规工艺水平。

但果胶酶不能去除棉纤维中的色素和棉籽壳,不能提高纤维白度,所以仅适用于纱质较好的棉纤维染中深色,精练、抛光一浴应用工艺为:

DM-8654:1% 非离子渗透剂DM-1361:0.5 g/L,调节pH值至6~7,升温至55~60℃,加入中性纤维素酶DM-8659:1~1.5%,保温40~60min,视布面毛头要求确定保温时间,保温结束后升温至85℃使酶失活,然后排水正常染色。该工艺中由于精练酶和纤维素酶同时使用,不仅节省了1~2道水,而且纤维素酶的蚀毛作用使得纱线变细,捻度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助于棉籽壳的洗除。

2.活化酶精练型低温练漂工艺:

为了弥补纯精练酶DM-8654的不足,在其基础上又开发了新的低温活化酶DM-8656,配合活化酶保护剂DM-8657的作用,可以实现生物酶和烧碱、双氧水同浴使用,从而获得较好的白度和毛效。相对于常规煮漂配方,该工艺中由于活化酶的介入,烧碱用量降低约50%,pH低1~1.5左右,温度也降低到75~80℃,精练白度可达到67左右(常规工艺为70~72),毛效优于常规工艺,达到10cm/30min以上。经染色测试,以相同工艺配方染中、浅色时,色光和深度与常规工艺相当,色差值⊿E差异在0.5以内,二者牢度也没有差别。经某大型企业半年大货生产验证,该工艺在用于纯棉筒子纱染色时,能节省蒸汽25%,且纱线平滑度明显提高,对减少织造断头率有很大好处,其应用工艺为:

精练剂DM-1335:1g/L,活化酶DM-8656:1g/L,活化酶保护剂DM-8657:0.5 g/L,双氧水(27.5%)5~10 g/L,烧碱:0.7~1 g/L(调节pH至10.5~11),工艺中需预先加入活化酶保护剂、精练剂、烧碱、双氧水,测试pH合格后再加入活化酶升温至75~80℃,保温45~60min,之后按正常工艺水洗、过酸、除氧染色。

3.双氧水活化型低温练漂工艺:

尽管活化酶低温精练工艺有较好的练漂效果和环保优势,但仍存在做浅鲜色时白度不够、工艺复杂的问题,所以又进一步开发出了应用工艺更为简便、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的双氧水活化型低温练漂工艺。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