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棉及其混纺纱线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后常见清洗方法是使用皂洗剂去除浮色。采用还原剂SRC进行清洗试验,以破坏浮色发色基的理论为依据,首次发现还原剂SRC可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清洗中,其最佳使用量为1.0~1.5 g/L,清洗浴pH值为4.0~4.3,温度控制55~60℃,时间为5~10 min。还原剂SRC清洗对棉及其混纺纱线的色光没有影响,尤其对于染深色和特深色纱线或织物表面浮色的去除非常有效,保证了色牢度。与活性染料的常规皂洗剂工艺相比,还原清洗工艺是一种具有节能、节水、省时、省力、环保、提高效率的新工艺。
关键词:还原剂SRC;皂洗剂;活性染料;清洗处理;色牢度
中图分类号:TS 193.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4033(2012)03-0022-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棉及其混纺织物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各个领域(如毛衫、袜子等)以后,人们对于生活中所使用的纺织品的质量要求包括牢度要求等也相应逐渐提高。
目前常用的棉及其混纺纱线或织物染色工艺流程是:染色→水洗→中和→皂洗→热洗。其中浅色需皂洗1次;中色需皂洗1次,热洗2次;深色需高温皂洗2次,热洗2次;特深色需高温皂洗3次,高温热洗4次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即便如此,有时还是无法达到客户对色牢度的要求。
在节能减排的今天,如此耗时、耗水、耗电的染色后清洗工艺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虽然现在市面上出现的一些低温型皂洗剂能满足客户对牢度的要求,但其工艺仍耗时耗电。因此必须寻找出一套既节能、环保,又能保证各项色牢度指标的简便工艺。
通过大量研究和大胆尝试,我们以破坏染色后浮色的发色基为理论依据,突破传统方法,采用还原剂SRC进行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清洗处理,并与其他活性染料常见的皂洗剂进行清洗效果对比,发现还原剂SRC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即使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能破坏没有上染或上染后又被分解下来的浮色染料;且棉及其混纺纱线或织物在还原剂SRC清洗后的水洗牢度与皂洗剂清洗后的牢度相当,尤其对于深色和特深色纱线或织物表面浮色的去除效果相当有效;即使是对特深色纱线或织物低温还原清洗1次,也能满足高标准客户对牢度的要求,同时对色泽影响较小。
使用还原剂SRC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清洗处理,既简单实用,又节能、节水、省时、省力、环保,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新工艺。因此还原剂SRC是活性染料常规染色后清洗工艺中皂洗剂很好的代用品。
1·试验
1.1材料和仪器
材料:棉、涤棉、腈棉纱线(均为筒子纱)。
染料:活性FGR黑、活性BF-3R黄、活性BF-3B红。
助剂:还原剂SRC(雅可赛SRC)、中性皂洗剂SW(雅运公司)、低温皂洗剂WS分散剂(汽巴公司)。
设备和仪器:高勋GB241染纱缸、722S可见分光光度仪(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等。
1.2染色处方
黑色处方:
活性FGR黑9.0%
活性BF-3R黄 1.5%
活性BF-3B红 2.0%
元明粉 100 g/L
纯碱 25 g/L
红色处方:
活性BF-3B红4.00%
活性EC-GF蓝0.05%
活性BF-3R黄1.50%
元明粉 100 g/L
纯碱25 g/L
1.3普通皂洗工艺
此工艺总用时4 h(包括进排水时间,不包括固色柔软时间);对于特深色织物,需要进行3次高温皂洗,4次高温水洗,总用水量约12缸。助剂用量:第1次皂洗剂SW为2 g/L;第2次皂洗剂SW为1 g/L;第3次皂洗剂SW为1 g/L。
1.3.2腈棉深色低温皂洗
此工艺总用时4 h 25 min(包括进排水时间);对于深色织物,需进行3次中温皂洗,5次中温水洗,总用水量约13缸。
1.4还原剂SRC还原清洗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此工艺总用时1.5~2.0 h(包括进排水时间);一般此工艺需要1次中温还原清洗,一定温度下的2次水洗,总用水量约7缸。
实验中发现,染缸内的染色残液在加入还原剂SRC后,目测残液马上变为淡黄色。因此不存在残液反沾到纱线上的可能,所以保证了还原清洗后水洗次数的减少。另外,由于此还原剂是在酸性条件下起作用的,在近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不起作用,因此还原清洗和中和同时完成后,只需冷水洗至中性即可。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