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物酶前处理能显著改善棉织物的外观和手感,其作用条件温和,对织物损伤小,能够取代高污染性的化学药剂,减少污染,节能节水。织物经淀粉酶退浆处理后,手感丰满柔软,有光泽[1];果胶酶能够有效去除果胶质以及其上附着的蜡质,提高棉织物的吸水性和手感[2];纤维素酶能去除纤维表面的绒毛,提高织物表面光洁度和柔软性,同时也有利于淀粉酶进一步渗透和作用,也有利于棉籽壳的去除[3,4]。
试验优选有代表性的淀粉酶2000L、纤维素酶CR和果胶酶L,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和协同效应,优化了复合酶退浆、精练处理工艺。
1试验
1.1材料、试剂及设备织物 纯棉斜纹机织坯布24.3tex×24.3tex377根/10cm×251根/10cm,上纯淀粉浆(郑州国棉四厂)。
生物酶 淀粉酶2000L,纤维素酶CR,果胶酶L(诺维信公司)。设备 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ZBWO4091毛效测试仪(上海罗众研究所),H10K-S臂万能材料试验机(美国TiniusOlsen公司),Elmedorf撕裂试验机(美国Thwing-Albert公司),Color-E7000A电子测色配色仪(美国GretagMacbeth公司)。
1.2单一前处理工艺
酶处理工艺(浸渍法) 80℃热水预处理5min酶处理温度55℃,时间60min,pH值7.0,浴比1∶20JFC用量0.5g/L。水洗工艺 90℃热水洗1次,冷水洗3次,洗涤序保持一致。
1.3复合酶处理工艺
复合酶用量 2000L1.5g/L,纤维素酶0.8g/L果胶酶1.0g/L。酶处理工艺 80℃热水预处理5min;酶处理度60℃,时间60min,浴比1∶20,JFC用量0.5g/L水洗工艺 90℃热水洗1次,冷水洗3次,洗涤序保持一致。
1.4测试方法
退浆率 使用高氯酸-分光光度计法测定。
果胶含量 参照文献[4],采用DNS显色分光光计法测定。
白度 用Color-Eye7000A电子测色配色仪测(测正面4次,取平均值)。
断裂强力 按照GB/T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标准,用H10K-S双臂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
毛效 按照FZ/T01071—1999《纺织品毛细效应测试方法》标准,使用毛效测试仪测定。
失重率 将织物于105℃烘箱中烘至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称重。
棉籽壳数 在坯布上,以黑色水笔画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数出前处理前后棉籽壳数量的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2.1生物酶复配用量的确定
2.1.1淀粉酶2000L用量的确定
改变淀粉酶2000L用量分别为0,0.1,0.2,0.5,1.0,1.5和2.0g/L,其它工艺条件见1.2节,淀粉酶2000L用量对退浆率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淀粉酶2000L用量较低时,随着酶用量增加,退浆率显著提高;达到0.5g/L之后,继续增加酶用量,退浆率提高不明显。因此,淀粉酶2000L复配的初步用量定为0.5g/L。
2.1.2纤维素酶用量的确定
纤维素酶能有效去除纤维表面绒毛,提高织物表面光洁度和柔软性,增加织物的悬垂性[3]。试验中,淀粉酶2000L用量0.5g/L,纤维素酶CR用量分别为0,0.2,0.5,0.8,1.0,1.5和2.0g/L,其它工艺条件见1.2。鉴于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测试纤维素酶用量对织物断裂强力、退浆率以及毛效的影响,结果见表1。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