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牛仔布经纱上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4日

早期牛仔布上浆主要是以原淀粉为主的半熟浆,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变性淀粉还没有被应用于经纱上浆;同时,用于牛仔布生产的织布机还比较落后,对于浆纱的要求较低。在七、八十年代我国最早的几家牛仔布厂也是采用以原淀粉为主浆料的工艺。当时采用的配方如下:PVA 7% 玉米淀粉 88% 牛油 3% 渗透剂 1.8% 烧碱 0.2% 浆槽固体量 7-8% 上浆率 5-6%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牛仔布厂的不断增多,尤其是香港的许多客商回来投资设厂,引进了香港的配方习惯。对当时及今后的牛仔布浆纱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典型配方如下:木薯淀粉 73% 丙烯酸胶水 20% 乳化油 5% 渗透剂 2% 浆槽固体量 8% 上浆率 6-6.5%

由于浆液粘度太高,为了不堵塞管道,必需采用半熟浆供应。这样就使得淀粉还没有完全糊化,其性能自然也难以完全发挥。粘度太高还会使得浆液难以渗透,造成表面上浆,落浆落棉较多,容易轻浆起毛。此外,原淀粉粘度的稳定性比较差,浆液粘度在浆槽中变化较大,因此,对浆纱质量有较大影响。类似这样的配方,既便是到现在仍然有厂家在使用,但多数都是那些对质量要求较低的厂家。

到八十年代后期,牛仔布厂开始不断引进新设备。高速织机的引进,对经纱上浆有了新的要求。随着变性淀粉发展,变性淀粉应用于纺织经纱上浆的经验逐渐成熟起来。由于变性淀粉具有浆液热粘度稳定性好、粘度低且易于渗透等特点,正好适用于经纱上浆,因此以变性淀粉替代原淀粉的新观念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浆料的发展有了大变革。牛仔布上浆的浆料也有了大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最早的变性淀粉专业生产厂家,广东省东莞市东美食品有限公司,凭借其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技术合作,对变性淀粉应用于经纱上浆做了大量研究。更由于当时的广东,牛仔布厂很多,牛仔布的产量约占到全国的一半,因此东美率先在牛仔布经纱上浆上作了系统的研究,对牛仔布经纱上浆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阶段

牛仔布经纱上浆的浆料主要是以变性淀粉作为主浆料,加少量乳化油。配方简单方便,成本也很低。用于牛仔布的变性淀粉主要有氧化、酸化、交联等较低粘度的淀粉。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