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纯棉中厚织物前处理质量控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0日

 织物浸轧工作液后,进人汽蒸预热区,在2—5S内温度迅速上升至100℃,然后通过 

摆布装置将织物整齐堆置在上层条栅上,随着条栅的运动,再转移到下层条栅上。织物在条栅上堆置的整个过程中,能与蒸汽充分接触。由于织物堆置松弛,不会发生挤压或擦伤,蒸汽容易进人织物内部。这种动态的汽蒸煮练和漂白,能有效地避免织物形成横档和擦伤印,其堆置时间可以调控,以保证煮练时间。该设备在煮练后设计有四格高效水洗槽,采用低水位、逐格逆流。每一格水洗槽又被分为四格小的水洗单元,提高了水洗效率。漂白后设计五格高效水洗槽,以保证洗净织物表面的碱剂.

3.2.2助剂 

精练剂由于在上述设备中进行蒸煮,所以对精练剂的要求较高,使用的精练剂要具有较好的渗透乳化性能。 

烧碱为了保证碱剂使织物上的棉籽壳、棉蜡等充分溶胀,烧碱用量要比R箱适当增加。氧漂稳定剂不宜使用水玻璃做稳定剂,因为它容易在设备上形成硅垢。该设备有较长的蒸汽预热 

区,一旦形成硅垢,很难彻底清除。分散螯合剂使用一定量的分散螯合剂,可避免前处理用水因硬度过大,而在设备上形成水垢。 

3.2.3 工艺 

煮练时,织物浸轧80℃以上工作液两格,轧液率100%。然后在条栅上于100℃饱和蒸汽湿热的状态下堆置煮练70 min,以使助剂与织物充分反应,使织物上残留的浆料、棉籽壳、棉蜡以及其它杂质充分膨化,然后经过强力水洗,完成煮练过程。同样,在漂白条栅汽蒸箱中,织物堆置45 rain,双氧水可以充分发挥漂白的作用,若在漂白工作液中放人适量的精练剂,能起到渗透和进一步煮练的作用。 

4常见前处理疵病分析 

4.1折皱 

折皱是前处理织物最常见的疵病之一。如灯芯绒织物在前处理时有大量的短茸毛和杂质脱落,沉积在前处理的水洗槽中,有些杂物还缠绕在导布辊两端,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加大织物运行张力,形成折皱。对前处理设备要定期检修,保证每一根导布辊的平行度。为保持前处理机台清洁,笔者建议,在当班生产完毕应及时清洁,机台运行10 d左右要彻底清洁。有条件的工厂可以在前处理设备的每一根导布辊上涂上聚四氟乙烯,以减轻机台清洁难度。 

4.2染色白渍或拒染斑 

织物在织造过程中为减少断经疵点,在经纱上上蜡,造成局部蜡质残留在织物上,而煮漂时又没有彻底去除,所以产生拒染或白渍,一般发生在活性中浅色的连续轧染上。测定方法:在染色发生白渍处滴一滴清水,可以发现其瞬时毛效比没有白渍的地方明显差,而且水滴渗化后不呈圆形而呈椭圆形。其解决办法是煮练时加入除蜡剂1—2 g/L。此外,还有一种原因是氧漂后双氧水未洗除干净,在染活性中浅色时,残留的双氧水严重影响活性染料上染而形成白渍。解决的方法是,用过氧化酶对半制品进行处理。具体工艺流程为:织物浸轧过氧化氢酶0.5—1.5g/L一保温堆置15min一烘干。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