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 l2~l5
精练剂88(汉高公司) 3~5
稳定剂JT101 5~8
渗透剂 1~2
分散螯合剂CX一100(德桑化工)0.5~1.5
该工艺因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而得到不少厂家的认可。但是,经长期的生产实践发现,该工艺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如品种适应性差,半制品质量不稳定。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配套助剂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如精练剂,对于这种处理时间短、反应强烈的处理条件,要求精练剂有很好的耐碱性和渗透性。在双氧水和烧碱浓度都很高的情况下,若采用一般的稳定剂,则会严重损伤织物的强力,个别织物降强达到30%左右。因为织物未经退浆,表面有大量的杂质,浸轧工作液时会使杂质溶落于工作液中,影响工作液中双氧水的稳定性。
(2)部分纯棉中厚坯布配棉较差,棉纤维成熟度低,经过碱氧一浴法工艺处理后,因为煮练时间短,大量的棉籽壳膨化不足,会残留在布面,有时在大量双氧水强烈氧化作用下,织物白度较好,但是仍然有棉籽壳留在织物表面,致使这种半制品无法染中浅色。
(3)工艺中各种助剂浓度高,国产设备缺乏对双氧水和烧碱浓度的在线检测和控制手段,因而工艺参数波动会影响半制品的质量。
(4)由于工作液各组分浓度较高,助剂又多,再加上反应后的棉蜡、果胶以及膨化后的浆料,给水洗带来较重的负担,造成半制品布面残留助剂和碱剂。有时半制品布面在含大量棉籽壳的情况下,仍然能测试出织物有较好的毛效,其实这是织物上残留的精练剂和渗透剂带来的“假毛效”。
综上所述,笔者对于纯棉中厚织物仍然倾向于前处理的三步法工艺,即退浆、煮练、漂白。一是可以减少煮练和漂白工作液中的杂质,有利于工作液的稳定;二是各部分工艺简单,有利于工艺控制;三是即使某一单元工艺出了问题,也容易修正。如退浆工艺波动造成织物退浆不净,在煮练时仍可以将残留的浆料煮掉,不至于严重影响半制品质量。
3 常见煮漂设备和工艺分析
3.1 R箱煮练+R箱漂白R箱是一种较传统的煮练设备,由半圆形的网状输送带和中心大圆孔辊组成。织物浸轧煮练液后堆置在网状输送带上,织物被圆孔辊和网状输送带夹持前 进。圆孔轴以下可以储放煮练液,对织物进行煮练;也可以放水,煮沸后形成饱和蒸汽对织物进行汽蒸漂白。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