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了各工艺处理前后织物的毛效、失重率以及
失强率,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1)用烧碱处理的织物失重率最大,依次为淀粉酶十精练酶处理、NaZC03处理,淀粉酶处理失重最小。一般牛仔布的上浆率为8%左右,烧碱处理对杂质的去除最彻底,但同时也使纤维发生水解;弱碱处理时,处理条件对纤维水解的影响比较小。酶处理由于其作用的专一性、高效性,对织物损伤很小,但淀粉酶只有退浆作用,对纤维上的果胶等杂质没有作用,所以淀粉酶处理的织物失重率较低;加人精练酶后同浴处理,退煮效果有明显提高。
(2)用烧碱处理的织物经向毛效比较好,说明退煮比较彻底,因为碱减量作用,改善了织物的吸湿性。相对弱碱处理和淀粉酶+精练酶处理,织物纬向的吸湿性要差。这可能是因为在长时间强碱高温处理条件下,沟槽纤维上的部分沟槽和异型截面被破坏,从而使织物的芯吸效应降低。弱碱处理时,适当地控制处理液的浓度和温度,可降低织物表面沟槽的损伤。酶处理由于作用条件较温和及其专一性,不会损伤织物表面的沟槽。单用淀粉酶处理的织物,其吸湿性较差,因为淀粉酶只对织物上的淀粉浆料起作用,而其它未去除的杂质会堵塞沟槽上的孔隙,影响织物的芯吸性。
(3)强力损失以强碱处理最大,因为colcol功能性纤维大分子在强碱作用下会发生水解,降解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脱离纤维进入碱液。与此同时,碱液渗透到一定深度,还会使该处的纤维结构发生松动,从而使纤维局部被腐蚀。由于colcool纤维特殊的纤维截面和结构,使得碱液能直接进人coolcol纤维大分子内部,使纤维与碱液的接触表面积增大,加快水解的过程,大大损伤纤维,从而造成强力损失严重。织物吸湿性严重降低。
3结论
(1)沟槽纤维织造的牛仔布,由于其特殊的截面形状和纤维结构,而具有良好的吸湿快干性能,但是也加大了其织物整理的难度,用传统的强碱处理工艺,不仅织物强度损失较大,而且还会影响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
(2)用弱碱代替强碱,控制工艺条件对牛仔布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织物的强度损失率,也改善了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
(3)淀粉酶可以将织物上的淀粉浆料去除,但对织物上的其它浆料和果胶等杂质不起作用。
(4)淀粉酶+精练酶一浴法对沟槽纤维牛仔布进行处理,织物上的浆料及果胶等杂质不仅去除干净,而且也不会损伤纤维表面的沟槽,不会降低织物的吸湿快干性,不会造成处理后织物较大的强力损失。更重要的是,酶处理相对碱处理而言,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前处理工艺。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