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丽华 靳向煜 殷保璞
目前由定岛型海岛纤维制成的非织造基布和合成革产品有很大市场。其在日本、韩国和欧洲已经发展得很好,[1]在中国才刚开始确立市场,尚处于成长期过程中,很多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为了加速国内企业海岛纤维非织造基布及合成革的产业化发展,本项目系统地对整套定岛海岛纤维非织造基布生产工艺及后整理中PU含浸和碱减量处理工艺做了研究工作。本文只讨论针刺非织造基布的碱减量处理工艺,找出其中的规律,为革基布的碱减量处理工艺的确定打下基础。
1实验说明 由于非织造基布没有连续的经、纬纱线,遇张力易变形,基布洗净困难,在生产上宜使用新型连续式碱减量机来实现连续碱减量过程。实验中我们利用高温高压染样机采用碱煮的方法来进行减量。 1.1实验材料 考虑最终产品主要作为鞋革,选择200g/m2针刺非织造基布,纤维材料选用韩国KOLON生产的3.5d、51mm的36岛海岛纤维,海组分为COPET,岛组分为PA,两者质量比为30:70;NaOH:CP级;冰醋酸 1.2实验设备 Rapid(巨无霸型)高温高压染样机;JMU504型台式轧车;Rapid热定型机;BS110S电子天平;HD026N电子强力试验仪。 1.3实验方法 碱减量处理前,将试样放在恒温恒室室内平衡24小时后称取重量为G0;根据G0配置出一定浴比和浓度的NaOH溶液,在一定水浴温度的高温高压染样机中碱处理一定时间后,取出后热水洗一次,温水洗一次(加少量醋酸中和),再经温水和冷水洗数次,配合使用轧辊,直到基布表面触摸时无滑腻感时,碱液基本洗净。使用热定型机烘干,再在恒温恒湿室内平衡24小时后称取重量为G1。 1.4失重率的测定[2,3] COPET大分子链中引入间位结构磺酸基团(-SO3Na),故聚合物在热碱水中受OH-作用逐渐水解降解。PA耐碱,可认为在整个碱减量处理过程中,水解反应只
2碱减量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之前所做的正交实验,我们发现碱液浓度、碱处理时间、温度和浴比四个因素是影响失重率的主要因素,其中碱液浓度和处理温度是影响失重率最大的两个因素。并确立了处理非织造基布的最佳工艺方案为:碱液浓度10g/l,处理温度95℃,处理时间30min,浴比1:40。验证后,失重率为30.8%,略高于理论值30%。为了找出上述四个因素各自在碱减量处理工艺中的影响规律,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论如下。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