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S)A/(K/S)B
式中: (K/S)A———棉面的K/S值;
(K/S)B———粘胶面的K/S值。
染料的同色性评定:
当K=1时,棉纤维/粘胶纤维两种纤维同色;
当K>1时,棉纤维色泽深于粘胶纤维;
当K<1时,棉纤维色泽浅于粘胶纤维。凡同色平衡指数K值越接近1,则同色性越好。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染色温度对粘/棉交织物同色性的影响分析
染色温度是染色工艺的重要参数,控制染色温度可有利于提高染料向纤维内部的扩散、渗透性能。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色,首先考虑拼色的先决条件是选用上染速率基本一致的染料,当拼色染料吸收速率不一致时,吸收速率快的染料先在织物表面染着,后吸收的染料可能进入织物组织内部。这是随着温度升高,纤维膨化后,残留在染浴中的染料向纤维内部的吸收速率反而大于先吸收染料的扩散速率之故,易造成染色不匀;本试验选用的三原色染料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上染同步性,染料互配比例见表2。
拼色染料对粘/棉交织物分别进行40, 60和80℃浸染,其颜色数据见表3。
由表3可知,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棉纤维的表观得色量减小(表现为L值增大),而粘胶纤维的表观得色量是先增大后减小,在60℃时最大(表现为L值最
色差ΔE9. 33 10. 74 10. 11 8. 54 10. 32 10. 51小)。因为,温度升高既有利于纤维的膨化,又可加速染料分子的扩散,两者都有利于染料的上染和染料-纤维键的形成。但温度的升高也会加速染料的水解,使纤维的得色量下降。从a、b、c值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a、b、c值没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规律。综上所述,粘/棉交织物的染色温度选择60℃为宜。
2.2 染色时间对粘/棉交织物同色性的影响分析
染色时间同样是染色工艺的重要参数,控制染色时间有利于促进染料的扩散和渗透。本试验选用的三原色染料在互配的基础上进行浅色系列(染料用量为0. 45% owf)和深色系列(染料用量为1. 5% owf)的染色,染色工艺选用60℃恒温浸染工艺,染色时间分别为10, 20, 30和40min,染色织物的色差和同色性平衡值曲线见表4。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