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轻浆起毛
1.浆液粘度较低,吸浆不足;
2.浆液存放或使用时间过久,而导致分解过度;
3.压浆辊使用过久,橡胶表面老化,失去弹性;
4.蒸汽管内冷凝水过多,通过鱼鳞管进入浆槽;开慢车时间过长或车速过慢;
5.浆槽浆液温度不足;经纱浸浆长度不足;
6.浆液起泡沫。
(七)浆斑
1.下机后停机时间过长,开车前浆槽内的浆皮浆块未清除;
2.上落轴动作过慢,或处理疵点时的停车时间长,而造成横条浆斑;
3.蒸汽过大,浆液溅在已被压浆辊压过的经纱上;
4.调浆操作不良或浆液未充分搅拌溶解,浆液中含有的凝结小块,被压浆辊压在纱上;
5.后湿分纹棒转动不灵活或时转时停,而当湿分绞棒突然转动时,余浆即咐在纱片上,不易烘 干,以至经纱粘连成横条浆斑。
(八)油污、锈渍
1.浆液油脂质量低劣;
2.调浆桶搅拌主轴齿轮油掉入浆液内;
3.输浆管路及泵内积聚有油污垢和锈污,在经纱上浆时压在纱片上;
4.浆纱机加油时操作疏漏,以致油溅在纱上;
5.排气罩内滴下黄渍污水。
(九)上浆不匀
1.浆液粘度不稳定,浆槽温度忽高忽低;
2.浆纱车度忽快忽慢;
3.压浆辊两端加压不一致;
4.上浆时色纱烘燥不充分,含水量差异大;
5.回浆太多或浆液起泡沫。
(十)回潮率不匀
1.蒸汽压力不稳定,时高时底;
2.由于上浆不匀而造成回潮率不匀。
(十一)张力不匀
1.经轴放置不平行或压力不一致;
2.各导纱辊不平行、不成水平;
3.经轴张力摩擦盘不圆或安装时偏心;
4.经轴气动张力控制装置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