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字喷墨印花原理
2.1喷墨印花的概念
印花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序,它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五彩缤纷的纺织产品,还可以大大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传统的纺织品印花需要将所印制的图案分解成不同的颜色(分色),制成花版,然后通过印花机对花,将图案重新组合起来,完成印花过程。因此,传统印花不论是平网还是圆网,都存在生产工艺流程长、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材料、信息和精密机械制造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喷墨印花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数字喷墨印花是用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手段,把需要印花的图案以数字形式输入计算机;经过图像软件处理后,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喷墨印花机,直接将印花墨水喷射到织物上,印制出所需的图案。喷墨印花与传统印花有本质的不同。喷墨印花是一种非接触印花,印花图案是靠不同颜色的微小墨滴直接在织物表面混合形成的。因此,墨滴的形成、形状和大小对喷墨印花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图1所示
2.2墨滴的形成及其与织物的相互作用|8
2.2.1墨滴的形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很多科学家采用高速摄像手段,观察了墨滴的喷出过程、形状及其与织物相互作用的情况。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w.W.Cart等采用图2所示的装置观察了液滴的形成过程和形状,得到如图3所示的试验结果,其中左图为由直径为5mm的毛细管喷出的液滴形状,右图为由直径为2mm毛细管喷出的液滴形状。
图3中,液滴的流出速度为0.38mL/min,直径为212—250的二氧化钛球形颗粒,在液体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从左至右依次为:0、0.02、0.1、0.25。从图3可以看出,当液体中不含有球形固体颗粒时,形成的液滴呈很规则的球形,液滴分离形成后的颈部像针一样非常细。随着固体颗粒含量的不断提高,形成的液滴逐渐变得不规则,液滴更像梨形,分离后的颈部变得断断续续,呈卫星状。
2.2.2墨滴和织物的相互作用
从喷嘴喷出的墨滴与织物表面碰撞,在织物表面形成图案。喷墨印花的质量除了与墨滴的形状有关外,还与墨滴与织物的相互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墨滴与织物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碰撞和吸收两个部分。w.W.Cart等采用图4所示装置,观察了液滴与基质的相互作用情况。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