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混色原理对人工配色的指导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6日

另外,选择各种染料配色,还要根据染色成品的后整理要求,各种染色牢度的要求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选用染料才能奏效。

三 染料的染色性能

所谓拼色,就是用几种染料(当然拼色所用的染料愈少愈好)在同一染谷中进行染色,如果拼色中所用的染料之间的染色性能不一,必然会使染色效果欠佳,染料的染色性除了上面所讲的染料类别(型)外,必须重视染料在同一温度下面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的相容性是否一致。染料相容性的含意是广义的,就染色应用上来说,其中包括对纤维的上染率,染料的扩散性能,染料的分散稳定性,不同电解质的影响,助剂的影响,染浴比的影响,染浴pH值的敏感性和各项染色牢度等。这些都要根据染色方法、染色条件和对各种纤维的染色要求来决定,例如分散染料用于绦纶纤维染色,拼色时不仅要考虑染料的上染曲线要基本一致,还要考虑不同pH值对上染率和色光的变化,助剂的相容性,染料的移染性等,如果采用小浴比快速染色方法,还要考虑染料在快速染色中的适染性。当前采用分散染料三原色拼色,就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如果三原色染料本身的相容性很差,那么在拼混任何颜色的时候,都会在生产中带来不良的后果。

有些染料本身是三次色,而且彼此相容性较差即使这种染料单独使用,往往也很难掌握它们的匀染度,如Foroh棕S-3RL,Foroh棕S-3RL等分散染料。又如浴比依存性的问题,甲、乙两个染料在小样拼色时,采用1:30浴比,在大样生产时浴比为1:6,如果甲染料在1:6浴比时的上染率和1:30浴比时的上染率基本相同;而乙染料在1:6浴比时上染率为90%,1:30时上染率为75%,则在大样生产中的色光必然会与小样的色光有区别。

染料的扩散性对保证拼色时获得色光的一致性、小样与大样的物重演性等诸因素有重要意义,例如分散染料拼色时,选择扩散系数基本相同的染料进行互拼,可使色相稳定,得色量稳定,如Foron红玉S-2GFL(扩散系数8)与Foron深蓝2GL(扩散系数5)拼混其效果不及用Foron蓝SE-BR(扩散系数7)与Foron红SE-B(扩散系数7)拼为合宜。

四 掌握余色原理

所谓余色,即两种颜色有相互消减的特性,如有一带红光的蓝色,如果认为红光太重不符合要求,可以加入少量的绿色(红色的余色)来消减红光,每根对角线两端的颜色互为余色。

(黄光的)蓝色+微量的紫=(红光的)蓝色

(红光的)蓝色+微量的绿=(黄光的)蓝色

(蓝光的)红色+微量的橙=(黄光的)红色

(黄光的)红色+微量的紫=(蓝光的)红色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