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纱结构和形态分析
2.1成纱结构
标准的喷气纱是由包缠纱和芯纱组成的所谓双重结构纱,内层是没有捻度(或捻度不易测定)的芯纱,外层是包缠在芯纱外部的包缠纤维。包缠纤维将向心的应力施加于芯纤维条上,给纱条必要的聚合力以承受外部应力。喷气纺花色纱的结构基本上近似于标准喷气纺纱,所不同的是外层的包缠纤维中多了一部分色丝,似粗节一样点缀其上,且有规律地均匀分布,但并不影响成纱条干和后道工序的使用。
花色纱的外包纤维可分为螺旋包缠、无规则包缠和平行无包缠三种,大都以螺旋包缠的形式包缠在纱芯纤维上。当纱线受张力伸长时,包缠纤维的内应力变大,纱芯的压力增加,纤维之间的摩擦抱合力增大,形成纱线的强力。因此,喷气纺花色纱的成纱强力主要取决于包缠纤维对芯纤维的包缠紧密程度。
2.2包缠纤维的方向性
喷气纺的成纱原理决定其成纱特性。喷气纺花色纱外层的包缠纤维依靠纤维头端进行包缠,尾端仍在纱芯之内,所以成纱具有单向性。沿着成纱输出方向刮动时,纱的表面光滑,纱干基本无变化;反向刮动时,纱的表面出现棉结,纱干恶化。由于成纱结构方向性的特征,喷气纺纱在使用时必须定向使用。
2.3成纱形态
2.3.1花色纱种类
根据喂人有色原料的不同,喷气纺花色纱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喂入染色的短纤维纱所制成;(2)用有色的化纤长丝,如粘胶、腈纶等喂人制成;(3)用染色的粗纱条子喂入所制成。由于喂入的原料不同,其纺制的工艺流程亦不同,三种不同种类的花色纱各具特色,本厂研制的花色纱以B种类型为主。
2.3.2色丝喂入部位
如图2所示,将低强有色长丝自A部位(或B、C部位)喂人牵伸装置,有色长丝被规律性地拉断,经加捻器加捻后,包缠在主体纱条上,形成独特的喷气纺花色纱。需要注意的是,有色长丝必须在主棉条的两旁部位喂人,如在中间部位喂入,则不能保证拉断的有色长丝准确地包缠在主体纱条的外部,有色长丝的显色效果会下降,纺出的花色纱颜色将会变浑。
2.3.3纱的形态
喷气纺花色纱的形态是指包缠在芯纱外部的色丝在喷气纱上的分布。如图3所示,被拉断的有色长丝象粗节(并非粗节)一样包缠在主体纱条上,色丝的分布因罗拉隔距和有色长丝喂入部位而有所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