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种类酶对白布沾色的影响
注:水洗残液100mL,酶用量2g/L,时间1h。
由表1知,不同种类的酶沾色情况不同,酸性纤维素酶对靛蓝的沾色要比中性纤维素酶大。有些纤维素酶由于结构的原因,对棉织物的吸附不紧密,因此,靛蓝再沉积于棉织物上的机会少,沾色也较轻微。开发水洗酶产品时,要充分考虑纤维素酶本身的结构,在保证力分的基础上,尽量挑选与棉织物和靛蓝染料亲和力小的酶。
2.4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沾色的影响
靛蓝牛仔布沾色是因为靛蓝染料再沉积作用造成的,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可以增加靛蓝染料在本体溶液中的分散性能,从而减少其在织物上的沾附,减轻返染。采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进行沾色试验,取水洗残液100,l使用恒温摇床50℃处理60min,pH值为4.8,防沾色表面活性剂2g/L,测定相应数据,其中“空白1”是不加酶的,“空白2”仅加入酸性液体纤维素酶,AEO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图3 表面活性剂对沾色的影响
从图3试验结果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都不能完全消除加酶后靛蓝染料的沾色。这可能是由于酶蛋白与靛蓝和纤维的吸附牢固,不能完全清洗下来。但是,水洗残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沾色情况有一定的改善。对于AEO系列表面活性剂而言,表面活性剂中的环氧乙烷(EO)加成数越少,靛蓝的沾色越小。“自制1”、“自制2”是在市场上应用得较好的两种复配型分散剂。
2.5 时间对沾色的影响
取水洗残液100mL,加入等量的酸性液体纤维素酶,在恒温摇床上于5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沾色试验,并测定相应数据。
图4 时间对沾色的影响
从图4结果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白布沾色越来越严重。因此开发低沾色产品时,应尽量采用力分高的纤维素酶。这样既可在较短时间达到水洗效果,又能减少沾色。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