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发现,染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试样的色相影响很小,pH值对染色试样的色相和色深值均有较大的影响。表5是不同染色条件(温度、时间和pH值)对被染织物L、a、b值的影响。
从表5可知,在不同温度、时间和染色pH值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被染织物的色泽影响较小,而pH值对织物的色泽和色深K/S值影响较大。酸性条件下染的织物£值偏低,色较暗,鲜艳度比碱性条件染色效果好。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被染织物的b值和口值均相差较大。无论在酸性还是在碱性条件染色,被染织物的b值均为正,且在碱性条件(pH=9)时,被染织物黄光偏多。被染织物的A值在酸性染浴为正,织物呈桔黄色,在碱性染浴中为负,织物呈黄绿色。这是因为提取的色素在pH值不同的提取液中结构发生变化,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在碱性条件下,被染织物鲜艳亮丽,但水洗后被染织物的掉色现象严重,色牢度较差。同时,碱对丝织物具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在本实验中,将染色工艺进行了改进。先用1mol/L的Na2CO3液将染液的pH值调整到9,静置30min,银杏叶提取液和Na2CO3液充分作用,银杏叶色素的结构发生变化,以便得到颜色亮丽和具有较高色牢度的织物。取100mnlx100mm的柞蚕丝试样浸入70℃温水中10rain,使其溶胀,后转移至已经用Na2CO3液处理的染液中,并调整染液的pH值为5,在温度70℃,浴比1:50,时间60min条件下
进行染色。
表6为不同染色方法下被染织物的L、a、b值。
注:被染试样1:染液经Na2CO3,液处理后,在pH值为5的染浴中进行染色;被染试样2:在pH值为5的染浴中进行染色;被染试样3:在pH值为9的染浴中进行染色。由表6中数据可看出,染液先于碱作用,后在pH=5的酸陛条件下染色,被染织物的L、a、b值比直接碱性条件染的织物还要大,K/S值和在pH值为5的染浴中进行染色相差不多.明显比在pH值为9的染浴中进行染色的K/S值要高,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条件染色的优点
2.3强力测试
被染试样1、2和3分别在电子织物强力仪上测定其强力(纬向强力),三种试样的强力损失均在可控范围内(见表7)。但试样1和试样2的强力损失明显要小于试样3。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