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棉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最终成纱质量和成本。但原棉有害疵点的多少并不是影响成纱质量的唯一因素,评价原棉纺纱性能的优劣应综合各项指标来确定,原棉中有害疵点可通过调整纺纱工艺参数和工艺技术措施,使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现将我公司采用不同批号原棉纺C 18 tex纱的情况介绍如下。
1、工艺流程及工艺配置
(1)工艺流程
A002型抓棉机-A035型混开棉机-FA106型豪猪开棉机-FA106B型梳针开棉机-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FA141型成卷机-FA201型梳棉机-FA306型并条机-FA402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
(2)工艺配置
A002型抓棉机打手伸出肋条2 mm,打手速度为743 r/min,小车转速为2.5 r/min,小车运转效率在90%以上;FA106型机入口处尘棒间隔距倒数第1、第3、第5根去除,打手速度为560 r/min;FA106B型机打手转速为480r/min;FA141型机综合打手转速为900 r/min,风机转速为1400 r/min;FA20l型机锡林~盖板隔距为0.18mm、0.15 mm、0.15 mm、0.15 mm、0.18 mm,刺辊转速为930 r/min,道夫转速为24.8 r/min,盖板速度为140 mm/min,刺辊下分梳板去掉一块便于落杂。
2、配棉及其成纱质量状况
5种配棉方案在同一工艺流程、同一工艺条件下,纺C 18 tex成纱质量状况见表1。
乌斯特97公报50%水平条干CV为17.30%、细节37个/km、粗节495个/km、棉结640个/km。由表1可知,按照乌斯特97公报50%水平进行监控,配棉方案4、配棉方案5所纺成纱质量明显不能达到要求,为此在配棉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有针对性采取技术措施。
3、提高成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1)配棉方案4所用的16批原棉虽然是4级棉,但该原棉都没有经过皮清机,可纺性应比经过皮清机的要好。从各项性能指标分析,其有害疵点达到48.50粒/g,回潮率为10.2%,针对这两项指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对原棉进行放湿,使回潮率控制在7.5%~8.0%;
②针对有害疵点过多,在梳棉机上采取强分梳紧隔距,加大落杂区长度,使带纤维籽屑杂质在该落杂区脱落,并将第1把除尘刀隔距由0.5mm调整为0.4 mm;
③梳棉机道夫速度由24.8 r/min调整为18 r/min,其成纱质量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