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结果分析
2.2.1 染料用量与织物染色效果的关系
从表2~4可以看出,影响织物染色明度、鲜艳度浓度。染料浓度越高,织物的得色率越高,彩度越高,即织物的颜色深且鲜艳,但织物的明亮度差而暗淡。这是因为三角形纤维和普通圆形纤维相比,其比表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纤维表面不规则的漫反射,织物对光的反射率增大,视觉效果为织物亮度增加,所以在染料吸收量相同的条件下,异形纤维的彩度下降,显色较淡,降低了织物的表观深度。因此,要得到较深的颜色深度,就必须提高染料的用量[2]。
由此可见,织物颜色的深度和彩度与明度之间是一对矛盾,我们必须根据织物的用途来确定染料的浓度。对装饰用品和舞台服饰,一般应染浅色,因此选择较低的染料浓度,这时织物的颜色深度和彩度较浅,但光泽明亮优雅,具有闪光透明的效果;对一般的服用产品,若需染深色,则应选择较大的染料浓度,这时织物的得色量和彩度较高,但光泽较暗淡。
2.2.2 相同染料浓度下的染色条件
当染料浓度为1%(owf)时,浅色织物以明度和彩度为重,兼顾染色深度。从试验结果看,红、黄、蓝三色均为方案1较佳,即当染料浓度为1%时,染色温度110℃、染色时间40min、浴比1∶30。
染料浓度为2%(owf)染中浅色,也应以织物的明度和彩度为重,兼顾染色深度。从试验结果看,红、黄、蓝三色均以方案4较佳。即染料浓度为2%(owf)时,染色温度120℃、染色时间50min、浴比1∶40。
染料浓度为4%(owf)染深色,这时应以织物的得色量为重,兼顾彩度和明度。从试验结果看,红、黄、蓝三色均以方案8较佳,即染料浓度为4%(owf)时,染色温度120℃、染色时间40min、浴比1∶50。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