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气流染色技术的开发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对针织物进行起绒、割绒或磨绒加工,可达到仿动物毛绒的效果。若织物先起绒再染色,在普通溢流染色机上生产时会出现绒粘连,即使再抛绒也不会使绒毛散开,而无法达到毛绒效果。实践表明,将起绒染色后的织物放在气流染色机中,先喷湿进布,然后停止喷液,升温至50℃,仅由气流带动织物循环10min左右,使织物在半湿状态下进行循环拍打,处理后再在抛绒机上进行整理,效果非常好。这一加工过程可提高织物附加值30%。

2.5 织物柔软整理

气流染色加工过程中还具有柔软织物的功效,但对于麻类混纺或交织物而言,还可通过在气流染色机中增加辅助撞击栅栏装置,在高速少水条件下进行撞击拍打循环,以达到最佳柔软效果。所以气流染色机也被称为气流染色+柔软整理机。

气流染色的柔软整理,是一种机械的整理过程,相对化学柔软剂的整理而言具有环保意义。

2.6 弹力针织物的染色加工

弹力针织物的染整加工,要求整个湿加工工艺流程短,外力对针织物产生的张力要尽量小。因此,弹力针织物对加工设备的选择性强。如含氨纶25%以上的弹力针织物,只能在经轴染色机上加工;含氨纶10%以下的弹力针织物虽适于在溢流染色机上加工,但加工效果不理想。

在气流染色过程中,织物带液量较少,即使运行速度较快也不会使织物产生很大的张力,其前处理及染色时间比传统溢喷染色短,因此,弹力针织物在气流染色机中的“一次成功率”比普通溢流喷射染色机高。

2.7 超细纤维织物的深色加工

超细纤维比表面积大,在染色过程中染料的上染率高,如果织物与染液的交换频率不高,极易产生色花。此外,由于比表面积大,光的漫反射效应使得超细纤维即使使用更多的染料染色,得色仍比普通纤维浅一些。因此,为保证染料充分利用并达到一定的匀染性,染液浴比应尽可能小,每次染料与织物接触时必须控制其上染率,一般不超过2%。气流染色由于织物运行速度相对较快,染液的循环频率较高,且染液以水雾状在喷嘴中与织物进行快速接触。因此,在较高的交换频率条件下,每次交换上染率可控制在2%以下,从而既保证织物的匀染性,又减少了染液中染料的残留量,提高了染色深度。

3 结语

气流染色在体现高效、节能和环保的同时,充分扩展了应用范围,且还在不断发展。这不仅为新型纤维纺织品的加工提供了新思路,而且能提升纺织品的附加值。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采用新型、高端的加工工艺,产品才有竞争力,因而,应该对气流染色设备不断进行应用开发,以满足新型纤维纺织品染整加工的发展需要。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