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染色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染色行业。在充分发挥其环保、节能和降耗作用的同时,染色工作者还致力于拓展其在新型纺织材料染整方面的应用。
1 气流染色的基本特点
1.1 织物与染液交换频率高
气流染色以空气为动力牵引织物在机内循环运动,其染液循环则另采用单独的循环系统。在喷嘴中,染液以水雾状与运动中的织物接触,而在储布槽内,织物与染液是分离的。因染色浴比小,染液循环频率高,且织物在高速气流牵引下具有较高的循环速度,因而气流染色中织物与染液的交换频率较高,有利于比表面积较大的超细纤维均匀上染。
1.2 织物运行张力小
过大的张力会给弹力材料(如氨纶)带来损伤,甚至造成破坏;张力过大还易使织物组织应力分布不匀,造成染料吸附不均匀,而产生色花或纵向条花,严重影响染色质量。
织物在气流染色时循环的动程(织物从储布槽经提布辊、喷嘴和导布管落至储布槽后部)中,织物上始终含带少量染液,即使在较高的布速(最高700m/min)下,产生的张力也较小。低张力加工除了适用于高弹力织物,还适用于轻薄织物及较松弛的针织物。
1.3 织物间揉搓性强
与普通溢流或喷射染色相比,气流染色时,织物在高速气流牵引下可相互拍打和揉搓,其作用强弱随染液喷射量变化而变化。在柔软和生物酶抛光处理中,这样的自然摩擦可赋予织物独特的风格效果。实践证明,气流染色加工织物的手感比普通溢流或喷射染色织物好。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