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生产技术提高深色细旦涤纶弹力布色牢度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细旦、超细旦涤纶弹力织物,因分散染料染色时氨纶沾色及高温定形时染料热迁移,导致色牢度下降和成衣的沾色风险,难以满足成衣拼白及家庭洗涤要求,故很多染厂都选择高牢度的分散染料,以改善牢度。文中就分散染料类型、坯布定形工艺、还原清洗工艺、烘干及定形温度、生产流程和柔软配方等多个影响涤纶弹力织物牢度的因素,作详细探讨,并优化了工艺条件。

1 材料和测试

1.1 试验材料

织物 150D/144 F+40 D涤纶弹力平纹布

染料 分散黑W-EL、分散大红WW-BFS(亨斯迈);分散红玉P-XF、分散黑FZ-03、分散大红T-03(龙盛);分散黑SW-VIP(雅运)。

助剂 乳化精练剂SK,除油剂AT-2002,纯碱(工业级),液体NaOH(36°Bé),保险粉,分散匀染剂AT-212B,冰醋酸,二氧化硫脲,酸性清洗剂ECO,酸性清洗剂MC,含硅柔软剂SVN和含硅柔软剂PES。

1.2 测试标准及方法

1. 2. 1 耐洗色牢度

按照AATCC 61 2A标准进行测试。

1. 2. 2 拼白牢度

将一块5 cm×10 cm精白色的涤纶弹力布和一块5 cm×10 cm染色涤纶弹力布缝合在一起,放入5 g/L合成洗涤剂,浴比1∶50,在水洗色牢度测试仪上于40℃保温运行10 min,对照灰色色卡评沾色级别。

1. 2. 3 家庭洗涤浮色

将2. 5 g涤纶弹力布放入浴比1∶100、含5 g/L合成洗涤剂的洗涤液中,于40℃下模拟家庭洗水方式搅拌1 min,评定溶液浮色浓度。

2 工艺选择

涤纶弹力布常规工艺流程为:坯布定形→染色→还原清洗→定形→成品。为保证织物规格的稳定性,成品定形温度不可太低。试验的关键是选取成本较低的分散染料,在生产流程中增加一道高温定形工序,即在染色还原清洗后进行一次高温定形,迫使易热迁移的分散染料浮于织物表面,然后再落缸进行一次还原清洗,确保织物表面浮色被彻底洗除,以达到提高牢度

的目的。由于中间增加一次高温定形,使得涤纶弹力布规格稳定、外观平整,故成品只需低温定形。

2.1 坯布定形工艺

坯布定形温度直接影响到染料的上染率及布面品质。一般而言,温度越高,织物门幅和克重越稳定,但坯定温度过高,会使织物弹力及上染率降低,导致同等深度染色条件下需要更多的染料,进而影响染色牢度。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