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织物染色后,为了减少褶皱,控制门幅与织物单位面积克重,并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一般都要进行热定形。热定形加工常常与柔软、增白和加色等整理同时进行,因此大多数织物,特别是毛绒织物在进入定形机烘箱时均为潮态。潮态定形可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改善其绒毛外观和手感,但较干态定形更易产生色差。产生色差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设备、染料和整理剂等。
1 设备因素
常用的热定形机为热风拉幅机,它由进布装置、轧车、拉幅装置、烘箱和落布装置等组成。其中,轧车和烘箱对定形织物染色效果影响较大。
1.1 轧车压力不均匀
定形机的轧车一般采用气动加压,轧辊两侧各有一个气缸。当轧车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压缩空气中水分的作用,气缸两边压力会产生差异,导致染色织物布面带液率不均匀,产生边中色差。
1.2 烘箱循环风机转速不匀
定形机一般由6~10节烘箱组成,每节烘箱由一组两个循环风机组成,每组风机由一个变频器控制。为保证织物左右两边布面受风均匀,循环风机一般按照图1方式排列。
图1 循环风机在烘箱中的排列示意(进布方向由左向右)
正常情况下,每组风机的转动频率相同,织物受风均匀。但烘箱长期使用后,由于电器方面的原因,同组风机的转速可能难以保持同步,导致布面两边受热不均,从而产生色差。因此,定形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测和保养,以保证变频器和电机正常运转。
1.3 烘箱温差
一般情况下,定形机每节烘箱的容积相同。当织物以干态进入烘箱时,烘箱的这种结构不会对织物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但是,当织物以潮态进入烘箱时,由于织物上水分含量较高,水分的快速蒸发会导致第一节和第二节烘箱温度明显下降,与第三节及其后的烘箱间产生温度差,进而造成布面色差。要解决水分蒸发速率过快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扩大前两节烘箱的容积
烘箱容积增大后,烘箱内热空气的体积增大,由潮态织物水分快速蒸发所导致的烘箱温度变化减小,从而可降低其与后续烘箱的温度差。
(2)减小前两节烘箱排风口的直径
减小排风口直径后,排风量减少,潮态织物蒸发出的水分不能被很快排出,烘箱内的湿度相应提高。这样,新进入烘箱的潮态织物水分蒸发速率会有所下降,由此导致的烘箱温度的降低也会趋缓。
(3)增加前两节烘箱散热片的数量
增加散热片数量后,烘箱的供热能力增强,可避免织物因运行过程中温度下降而产生色差。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