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染色
大多数植物染料没有水溶性基团,对纤维的亲和力极低,但具有配位络合结构,可借助媒染剂中的金属离子将染料分子与纤维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增加了上染率,又提高了染色牢度[1]。目前,植物染料的染色采用卷染机浸染方式。
(1)工艺流程
色媒体改性半制品→水洗(40℃×3道)→排液→染色(浴比1∶20~1∶30,栀子黄0.4g/L,80℃×30min)→媒染(硫酸铜3%~5%,80℃×20min)→排液→冷水洗→皂洗(皂洗剂S0.5~1g/L,60℃×20min)→热水洗(60℃×10min)→冷水洗→烘干
(2)工艺分析
①染色前的水洗 织物先用色媒体进行阳离子改性后,经水洗再染色,能有效提高植物染料的上染率和匀染性,并消除色花、色点等疵病。其原因可能是织物表面未与织物紧密结合的改性剂,会在染色过程中脱落,与染液中的染料形成沉淀,导致染液浓度及染色深度下降;这些改性剂还会导致染料吸附不均匀而出现染疵[2]。需特别注意的是,色媒体与棉纤维结合牢度一般,织物不能过度水洗,否则会影响上染率。
②染浴pH值的控制 染浴pH值不仅对色光有明显影响,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上染率[3]。当pH值≤5时,色光变黄,染色深度下降;当pH值≥7.5时,色光变红,染色深度增加,但会影响后续媒染剂的效果;当pH值在6.5~7.0时,色光稳定,染料溶解性好,无色点色花出现。因此,可向染液中添加适量的非挥发性酸(如柠檬酸)或酸式盐(如氯化铵),使染液保持稳定的酸度值。
③染料的扩散性 不同厂家、不同色系的植物染料,其扩散性差别很大,使用前需要对染料进行检验和优选。加入非离子或阴离子型渗透剂均能改善染料的扩散性,但以阴离子型效果为好。生产中可以选用阴离子渗透剂DN(鲁道夫公司)或非离子渗透剂ZS(石家庄环城生物化工厂)。
④媒染剂 同种染料,使用不同的媒染剂染色时,呈现的色相也不同。通过比较硫酸铜、明矾、醋酸铁和锡酸钠对染料色光的影响,发现醋酸铁和锡酸钠对染料的色光影响小,且色泽艳丽明亮。生产中选用硫酸铜作媒染剂,不但成本低,且还能提高日晒牢度。
⑤皂洗 植物染料通过金属媒染剂的作用,与纤维以络合物的形式上染,其染色牢度较差,不耐高温及强碱皂洗,宜在温和条件下,采用中性皂洗剂皂洗。
1.2.5 拉幅
拉幅不仅要保证织物的幅宽一致,而且还要添加固色剂以提高染色牢度,添加柔软剂提高灯芯绒织物的手感。
(1)工艺参数
固色剂B-508/(g/L) 20
环氧硅油T816/(g/L) 20
轧余率/% 65~70
烘干温度/℃ 110~140
(2)工艺分析
①固色剂B-508为阳离子型多胺树脂,能提高多种纤维织物的沾色牢度和耐酸碱汗渍牢度。需注意的是B-508用量不能超过30g/L,否则效果会降低。
②植物染料染色织物要选用阳离子型柔软剂,经环氧硅油T816处理的织物手感柔软滑爽且耐水洗。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