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3中可以看出,织物固色率随食盐浓度增大而提高,但达到50g/L后,固色率反而有所下降。电解质加入可提高纤维内相的pH值,有利于固色反应。但食盐浓度过高,会使染料发生聚集或沉淀,对上染和固色反应都不利。因此,食盐用量一般确定为50g/L左右。
2.2.4堆置时间对织物固色率的影响
活性染料与纤维在碱剂作用下发生固色反应的同时,在织物毛细管内染料和在纤维内的染料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固色反应基本完成后,如继续延长时间,起固色的染料越来越少,这时,纤维上已结合的染料发生水解。因此,不适当地延长固色时间,反而使织物的固色率下降。表4是堆置时间对织物固色率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在30℃时用烧碱与硅酸钠混合,固色时间控制在l0小时左右为宜。
2.2.5堆置温度对织物固色率的影响
活性深蓝M一2GE(owf)2.0%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30℃、40℃温度的固色率明显高于20℃。在20℃时,染料的扩散速率相对较慢,固色水解反应的速率也慢,所以要达到较高的固色率,必须延长固色反应时间。提高温度,固色反应速率加快,但染料水解反应速率也加快而且比固色反应速率提高的更快。
3结语
3.1研究表明,冷轧堆染色时,一般选用反应性适中的乙烯砜型活性染料染色,以获得较好的匀染、透染效果;用硅酸钠与烧碱的混合液为染色工艺的碱液,可以得到最佳得色量;为了防止产生色差,要将被染半成品的温度降到30℃以下;控制好导布的张力,减小色泽的波动;浸轧过程中,轧液要使用软水;根据染料的性能和堆置的温度来制定适宜的堆置时间,防止布卷深浅不均;控制好轧液率、选用小容量的浸轧槽,以避免产生头尾色差。3.2实验证明,活性染料能适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冷轧堆染色。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控制好冷轧堆染色的工艺,对于纯棉织物,固色率可达90%左右;对于棉、麻棉混纺织物,固色率达70%左右。织物耐洗色牢度达3~4级,摩擦牢度也可达到3级以上。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