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常规活性兰纳素染料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存在上染 不充分、上染率低的问题;高温煮沸还易使羊毛纤维受损伤,造 成消耗加大、后道纺纱工序断头多、强力下降等问题。针对生产 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查资料找原因,将文献中看到的先进工艺进 行反复实验对比,逐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加氯化稀土促进兰纳素染料上染(方法一)
兰纳素染料是一种含有∝一溴代丙烯酰胺集团的毛用活性 染料,它的母体是含有带磺酸基团的偶氮和蒽醌结构类型,因此 具有较高的日晒牢度和湿牢度。在一定条件下,兰纳素染料的活 性反映基团能和羊毛中的氨基氮原子、羟基氧原子发生配位键, 从而使兰纳素染料固着在羊毛纤维上达到染色目的。染色时加 入氯化稀土,氯化稀土不仅可以与染料进行螯合,同时还能与羊 毛纤维进行配位,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染料分 子带入纤维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羊毛纤维的上染百分率。
1.1染色工艺 染色工艺如下:将羊毛纱线预洗后备用;配好质量浓度为4g/L的染料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1 g/mL的稀土氯化钆和氯化镧 溶液待用。染色工艺曲线如图l所示。
工艺配方为:(兰纳素红2B)=2%,(元明粉)=15%,用醋酸调pH值至4,浴比(质量比)为1:50。
1.2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1)分别改变稀土种类和稀土的用量,观察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按上面所述工艺进行染色实验,在染色进行到一半时分别加入氯化钆和氯化镧稀土溶液,实验对比两种稀土的上染百分率。加稀土和未用稀土染色的上染百分率对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加入氯化稀土后的上染百分率比不加稀 土的上染百分率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稀土离子渗透性能和扩 散性能极强,能使羊毛纤维受到很好的膨化作用,并且氯化稀土 还能与羊毛纤维中的氨基氮原子、羟基氧原子发生配位作用,从 而能够促使染料充分上染羊毛纤维。 仍按以上工艺进行染色对比实验,分别加入不同用量的稀 土溶液,对比不同用量下的上染百分率,发现两种稀土的用量均 为0.45%时,上染百分率最高,因此可以得出加人稀土的最佳用 量为0.45%。 还使用以上染色工艺,分别加入氯化钆和氯化镧两种稀土, 对上染百分率进行比较,发现两种稀土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差 别不大。
(2)按不同的时间顺序加入稀土,观察其对上染百分率的影 响。分别在染色的不同阶段,将相同用量的氯化稀土加入到染浴 中,仍按上述工艺进行染色,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