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材料及工艺
天丝/苎麻交织平纹布采用普通型天丝合股纱作经纱,苎麻单纱作纬纱交织而成。用苎麻单纱作纬纱与作为经纱的天丝纤维进行交织,可将天丝纤维的柔滑手感和桃皮绒效果,与苎麻纤维的粗犷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织物手感干爽舒适,刚柔并济,表面肌理形状丰富,服用性能优良,而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
1.1 织物规格
经纱 19. 43 tex+19. 43 tex普通型天丝双股纱
纬纱 41. 64 tex苎麻纱
坯布门幅/cm 160
成品门幅/cm 145~ 147
密度 经向198/10 cm,纬向228/10 cm
组织结构 1/1平纹交织布
1.2 染化助剂
H2O2、NaOH、精练剂、稳定剂、螯合剂、B型活性染料、平滑剂、匀染剂、Na2SO4、Na2CO3、洗涤剂、固色剂、纤维素酶、醋酸、树脂整理剂、催化剂、渗透剂和柔软剂。
1.3 主要加工设备
气体烧毛机、R-box练漂机、冷轧堆、丝光机、Then气流染色机、脱水机、轧车、圆网烘干机和拉幅定形机
1.4 工艺流程
坯布→摆缝→烧毛→退、煮、漂(冷轧堆或汽蒸)→丝光→染色→酶处理→浸轧树脂整理液、烘干→特柔整理(Tombling)→拉幅定形→成品
2 工艺讨论
天丝纤维柔滑娇嫩,易产生原纤化和折皱;而苎麻纤维质地硬、含杂多,易产生茸毛。因此,染整加工应兼顾这两种纤维的结构持性与产品风格。
2.1 烧毛
天丝/苎麻交织平纹布毛羽较多,且苎麻纤维较粗,因此,烧毛加工比一般棉布更为重要。采用气体烧毛机,织物通过与灼热的磁棒接触,烧除绒毛,使布面达到一定的光洁度,减轻后道工序中天丝纤维初级原纤化和酶处理的负担,并减少苎麻纤维的刺痒感。
烧毛工艺:
火口 二正二反
温度/℃800~900
车速/m·min-180~100
烧毛级数/级4
2.2 退煮漂
天丝纤维湿处理时具有异向溶胀性,极易产生原纤化和绳状折皱印。退煮漂采用一步法工艺,可克服机台多、效率低、易产生皱条、擦伤和纬斜等疵病。我们对冷轧堆退煮漂一步法工艺与汽蒸退煮漂一步法工艺进行了比较。
2. 2. 1 冷轧堆退煮漂一步法
工艺流程
浸轧工作液(3格)→打卷→塑料膜密封→转动冷堆(室温, 20~24 h, 8~10 r/min)→2格热水洗→4格汽蒸→4格热水洗→2格温水洗→2格冷水洗
冷轧堆退煮漂打卷时,一定要注意布面平整,不能有折皱,以免产生染色皱条。打卷后要用塑料膜密封,防止工作液渗漏和挥发。室温堆置时匀速转动,保持织物带液均匀。冷堆后先用热水洗除布面上的浆料和杂质分解物,再通过汽蒸适当提高织物的毛效。汽蒸时要用饱和蒸汽,防止织物脆损。汽蒸时车速控制在30 m/min左右,保证织物汽蒸时间在2 min以上。冷轧堆退煮漂和汽蒸退煮漂的工艺处方见表1。
2. 2. 2 汽蒸退煮漂一步法
工艺流程
浸轧工作液(四浸一轧,轧液率70% ~80%,室温)→汽蒸[(95~98)℃×(50~60) min]→4格热水洗→2格温水洗→2格冷水洗
汽蒸退煮漂一步法采用R型汽蒸练漂机,该机堆布整齐,织物张力很小,既浸煮又汽蒸,退煮漂效果较匀透。
但在汽蒸时,由于天丝纤维与苎麻纤维的收缩不一致,极易产生皱条疵病,并有轻微擦伤。而采用平幅低张力冷轧堆工艺,织物的皱条和擦伤少,且白度好、毛效高、手感柔软、节能节水,是天丝/苎麻交织布退煮漂加工的首选工艺。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