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提高中温型活性染料染色一次成功率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1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C. I.活性黑5与C. I.活性橙82拼混后成为黑色,后者上色量的多少、匀染性的好坏,对最终的色光、乌黑度及均匀性,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C. I.活性橙82的染色均匀性和稳定性,既不能采用升温染色法,也不能采用预加碱染色法,而应采用分段染色法。

分段染色工艺一:

分段染色法实为一浴二步法。低温(35~40℃)染色使C. I.活性橙82上色,中温(60~65℃)染色使C. I.活性黑5上色。由于此工艺符合该类染料染色性能的特定要求,所以色光稳定,匀染性良好。实践表明,此工艺可以从根本上克服色花、色差,有效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

另外,活性黑ED-NN(浙江龙盛)的三个拼混组分皆为偶氮型乙烯砜染料,属于中温型染料。同类商品有:龙盛黑ED-Q、龙盛黑ED-H、雷马素黑NF、永光黑ED-R、京仁黑EX、理禾黑RW和汽巴黑W-NN等。由于这些活性黑的拼混组分不含低温橙(82),所以不必采用分段染色法染色。但由于拼混主色为C. I.活性黑5,亲和力较弱,对碱较敏感,所以适合预加碱染色法。

2.2 加料方法

2. 2. 1 电解质

(1)电解质的施加量

据检测,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染深色的电解质最高用量以<70 g/L为宜。若电解质用量>70 g/L,则得色深度提高不多,反而会加重加碱固色初期染料的凝聚程度,对染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电解质的施加法

必须强调的是,绳状喷染(喷射溢流机染色或气流机染色)必须先加电解质,后加染料(加料顺序与卷染相反,与传统加料法相反)。若按传统方法先加染料,用含染料的回流水来溶解电解质,则染料会在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凝聚析出,一旦入缸,容易造成色点、色渍。若先加电解质,用含电解质(<70 g/L)的回流水来溶解稀释预先调匀的染料,则不会发生絮聚或沉淀。

2. 2. 2 碱剂

(1)纯碱的施加量

经检测,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固色pH值为10. 5~11. 0(活性翠蓝例外, 60℃染色其最佳pH值为12; 80℃染色最佳pH值为11)。生产中,常采用粉状轻质纯碱5~25 g/L, pH值约为11,其pH值缓冲能力很大。根据所染色泽的深浅,纯碱用量5~20 g/L。用量过多,得色深度提高不明显,反而会降低染料在盐碱固色浴中的溶解稳定性,降低染品质量。

(2)纯碱的施加法

生产中发现,施加碱剂务必遵循两条原则。第一,碱剂的加入必须建立在“吸色平衡且吸色均匀”的基础上,即只有在中性浴中(吸色阶段)真正达到吸色平衡,且经移染实现吸色均匀后,方可加入碱剂。这是因为:①达到吸色平衡后,残留染液浓度最低。染液浓度越低,碱剂加入后,染料的凝聚倾向越小,二次吸色越温和,产生染疵的几率越小。②碱剂加入后,纤维上的染料会发生固着而丧失移染能力,使吸色阶段产生的不均匀性变为永久性疵点。第二,碱剂的施加必须“先少后多,分次加入”。因为固色浴的碱性越强,染料的凝聚与上色反应越激烈,越容易造成染色质量问题。实践证明,固色的碱性由弱渐强,染液浓度由浓渐淡,可有效缓解染料因碱剂的加入而产生的骤染现象,使染色质量稳定。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