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提高中温型活性翠蓝上染率的生产实践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1日

中温型活性翠蓝,如翠蓝A(B)-BGFN等,色光独特、色泽艳丽,在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中占特殊地位。然而,在生产中,其存在上染率低、染深性差的缺陷,给实际应用造成困难。

1 活性翠蓝上染率低的原因

活性翠蓝为铜酞菁染料,分子结构大,线型差。因此,其染色性能存在四方面先天缺陷:

(1)在含电解质的染液中,染料凝聚倾向严重;

(2)染料分子难以与纤维素分子紧密靠拢;

(3)染料聚集体向纤维内部扩散困难;

(4)染料与纤维以共价键结合的能力弱。

因此,在实际染色中,大量的活性翠蓝染料仅吸附在纤维表层,即使扩散进入纤维内部,与纤维素大分子键合的能力也较低。所以,中温型活性翠蓝染棉时,上染率低、染深性差,且色牢度不佳。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