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型活性翠蓝,如翠蓝A(B)-BGFN等,色光独特、色泽艳丽,在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中占特殊地位。然而,在生产中,其存在上染率低、染深性差的缺陷,给实际应用造成困难。
1 活性翠蓝上染率低的原因
活性翠蓝为铜酞菁染料,分子结构大,线型差。因此,其染色性能存在四方面先天缺陷:
(1)在含电解质的染液中,染料凝聚倾向严重;
(2)染料分子难以与纤维素分子紧密靠拢;
(3)染料聚集体向纤维内部扩散困难;
(4)染料与纤维以共价键结合的能力弱。
因此,在实际染色中,大量的活性翠蓝染料仅吸附在纤维表层,即使扩散进入纤维内部,与纤维素大分子键合的能力也较低。所以,中温型活性翠蓝染棉时,上染率低、染深性差,且色牢度不佳。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