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 10
SWS 1
染色温度/℃ 95
染色时间/min 60
试验证明,汽巴精化LS-N型活性黑染料染黑色织物的效果很好。在试验中,元明粉和纯碱要分次加入,以降低上染速率和固着速率,使染色均匀。
工艺流程 加料→升温→保温→加碱固色→水洗→(中和)→水洗→皂洗→固色(深浓色)
2.5 注意事项
2.5.1 牛奶纤维系动物蛋白纤维,故亦可用酸性染料染色。弱酸性染料的色泽鲜艳,匀染性好,经固色处理,牢度较好,可染中色。
2.5.2 用活性染料染色时,pH值和元明粉是影响上染率和匀染性的重要因素。pH值高,上染率低,但匀染性好;pH值≤4时,添加中性盐降低上染率;pH值≥5时,添加中性盐提高上染率。
2.5.3 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当pH值=3时,染色浓度应随元明粉用量增加而降低;而pH值=7时,染色深度应随元明粉用量增加而增加。pH值=3时,添加元明粉可降低染料的上染速率;而pH值=7时,添加元明粉可提高染料的上染速率。
2.5.4 用弱酸性染料染色后,一般需固色处理。始染温度不超过40℃,升温速度为1℃/min,弱酸性染料染色的工艺处方如下:
(1)中色/g·L-1
染料/% <2~3
匀染剂 0.4~1
冰醋酸 <1.5~2
(2)深浓色/g·L-1
染料/% >3
匀染剂 0.4
冰醋酸 >2
试验时在40℃以下加料,染10min,升温至90~95℃,保温60~80min(视深浅而定),水洗,固色。
3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后整理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一般应进行如抗皱和柔软等后整理,以保持其柔软、滑爽的特性,同时提高产品的品位,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1 抗皱整理
抗皱整理剂一般应选择抗皱效果好的环保型整理剂。试验中选择聚马来酸整理剂DP60、改性二羟甲基二羟乙烯脲树脂GQ-810、聚氨酯整理剂,交联剂DINF整理剂和VU整理剂等。
3.2 柔软整理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本身有较好的柔软性,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经高温、张力和抗皱整理,手感变硬。为了使织物蓬松、丰满、柔软,必须进行柔软整理。本试验选择有机硅类柔软剂、脂肪酰胺类柔软剂和阳离子型柔软剂等。
3.3 烘干
织物烘干时,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及烘干方式,不能用直接接触式高温烘干设备,若直接接触高温,会使牛奶蛋白纤维织物在湿热情况下手感变硬。比较理想的烘干方式是,织物脱水后进行热风烘干或松式烘干,一般烘干温度为70~80℃,待织物完全干燥后,再经170℃热定形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