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烧毛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烧毛应慎重,特别是染色织物,可采用高速轻烧工艺。因为牛奶蛋白纤维织物烧毛之后,容易造成布面受损,产生不易观察的熔球。虽然烧毛后使布面光洁度得到了提高,但染色后容易产生色点。本试验采用一正一反对织物进行烧毛,织物的运行速度为120m/min,烧毛后立即用蒸汽灭火。
1.3 退浆
牛奶蛋白纤维属于再生蛋白质纤维,布面杂质少。在纺织厂织造时上的浆料通常为淀粉和PVA的混合浆。另外,在织造加工中还添加上油剂、抗静电剂、润滑剂等。由于牛奶蛋白纤维分子系多肽结构,不耐烧碱,因此采用酶退浆工艺。
酶退浆工艺流程 热水洗(65~75℃)→浸轧酶
液(55~65℃,多浸一轧,轧余率110% ~130% )→堆置(松堆,4~5h,用塑料薄膜盖好保温、保湿)
酶退浆处方/g·L-1
BF-7658淀粉酶 2~6
元明粉 2~3
渗透剂 1
pH值 6.0~7.0
1.4 精练漂白
由于牛奶蛋白纤维织物本身呈姜黄色,色素较难去除,需进行漂白才能满足染色要求。漂白时根据染色方式的不同,可以采用双氧水漂白、还原剂漂白和双氧水漂白+还原剂漂白等工艺。在染特浅色织物时,还要进行增白处理。尽管如此,有时仍不能达到漂白布的白度,织物略带黄光。我们试验了双氧水漂白和还原剂漂白两种工艺,具体工艺条件如下:
(1)双氧水漂白处方/g·L-1
双氧水 20~40
纯碱 3~5
精练剂 2~3
稳定剂(泡花碱) 3~8
pH值 11
漂白温度/℃ 92~95
保温时间/min 60~80
(2)还原剂漂白处方/g·L-1
保险粉 3~8
纯碱 2~4
精练剂 1~2
pH值 11
漂白温度/℃ 92~95
保温时间/min 60~80
试验证明,双氧水漂白的效果较好。在漂白工序中特别要注意漂白的温度不能过高。因为,当温度超过95℃以上时,会对纱线的伸长强度造成较大影响,纤维的回缩大,手感发硬。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