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轧堆染色实际生产中,织物打卷堆置时不但受到自重的影响,层与层之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为真实地模拟实际生产中织物所处的状态,选用Drima-ren红HF-3B染料进行试验,了解织物单层与多层、受压与未受压堆置的固色情况。
(1)单层与多层织物堆置比较
将浸轧后的一整块府绸,剪成11块试样,其中1块试样装入塑封袋,作为参照样;其余10块叠起后装入塑封袋。所有试样上都用玻璃板加压,室温堆置固色8h,测试多层堆置试样中第5、6层织物与参照样的色差,结果见表1。
表1 单层与多层染色试样堆置固色色差
由表1看出,同一块浸轧织物单层与多层堆置固色,染样的色差非常小,即染样颜色接近。
(2)单层堆置受压固色比较
将2块染色试样分别装入塑封袋中,其中1块试样用玻璃板加压,承重约为5g/cm2,另一块不压重物。室温堆置固色8h,测试2块织物的色差ΔECMC,做4组平行试验。
试验发现,受压与不受压堆置固色的染样,色差值为0.10~0.24,色差很小,说明受压与不受压堆置固色染样颜色接近。受压堆置固色,同一块染样各点之间的偏差为0.10~0.40,色差小,说明织物染色均匀;不受压堆置固色染样不同部位之间偏差为0.60~0.99,测色偏差相对较大,说明织物不易染匀。这可能是因为织物不受压堆置固色,染液会黏附在塑封袋的表面,造成织物表面染液分布不匀;而织物受压堆置固色,织物和塑封袋的表面始终是面与面的接触,表面接触均匀,减少了染液吸附不匀的情况。
综上可知,单层与多层织物堆置固色的颜色基本一致;在封装织物的塑料袋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以获得更好的颜色均匀性。
2.1.2 冷堆染样与生产样的比较
为保证试验的重现性,选择25℃恒温水浴堆置8h(固色方法1)染样作为冷堆样。
按1.2.1(2)生产样处方,比较25℃堆置8h染样与实际生产样的色差,结果见表2。
表2 冷堆染样与生产样颜色比较
表2中,25℃堆置8h染样与生产样颜色色差值为0.56,相当于褪色灰卡4~5级,说明实验室采用25℃恒温水浴堆置8h染样作为参照样,颜色达到非常接近的程度。在该条件下进行冷轧堆小样试验,可以与实际生产的织物颜色相吻合。
2.2 加速固色方法试验
虽然冷堆固色染样与工厂生产样颜色一致,但由于其耗时长,打样效率较低,因此,工厂大多使用微波固色法,但该方法打出的染样与生产样色光差异较大。本试验在分析冷堆法和微波固色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色差小、效率高的小样加速固色方法。
2.2.1 不同固色方法比较
根据有关资料及前期试验[5,6],本试验对各种小样固色加速方法进行比较。采用一整块试样织物浸轧后剪开的方法,以避免轧液差异。选用CibacronC染料,按1.2.1节所述生产样处方,以25℃堆置8h(1.2.2节固色方法1)染样作为参照样,并与工厂生产样颜色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固色方法染样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