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棉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打样方法改进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8日

在冷轧堆染色实际生产中,织物打卷堆置时不但受到自重的影响,层与层之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为真实地模拟实际生产中织物所处的状态,选用Drima-ren红HF-3B染料进行试验,了解织物单层与多层、受压与未受压堆置的固色情况。

(1)单层与多层织物堆置比较

将浸轧后的一整块府绸,剪成11块试样,其中1块试样装入塑封袋,作为参照样;其余10块叠起后装入塑封袋。所有试样上都用玻璃板加压,室温堆置固色8h,测试多层堆置试样中第5、6层织物与参照样的色差,结果见表1。

表1 单层与多层染色试样堆置固色色差

由表1看出,同一块浸轧织物单层与多层堆置固色,染样的色差非常小,即染样颜色接近。

(2)单层堆置受压固色比较

将2块染色试样分别装入塑封袋中,其中1块试样用玻璃板加压,承重约为5g/cm2,另一块不压重物。室温堆置固色8h,测试2块织物的色差ΔECMC,做4组平行试验。

试验发现,受压与不受压堆置固色的染样,色差值为0.10~0.24,色差很小,说明受压与不受压堆置固色染样颜色接近。受压堆置固色,同一块染样各点之间的偏差为0.10~0.40,色差小,说明织物染色均匀;不受压堆置固色染样不同部位之间偏差为0.60~0.99,测色偏差相对较大,说明织物不易染匀。这可能是因为织物不受压堆置固色,染液会黏附在塑封袋的表面,造成织物表面染液分布不匀;而织物受压堆置固色,织物和塑封袋的表面始终是面与面的接触,表面接触均匀,减少了染液吸附不匀的情况。

综上可知,单层与多层织物堆置固色的颜色基本一致;在封装织物的塑料袋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以获得更好的颜色均匀性。

2.1.2 冷堆染样与生产样的比较

为保证试验的重现性,选择25℃恒温水浴堆置8h(固色方法1)染样作为冷堆样。

按1.2.1(2)生产样处方,比较25℃堆置8h染样与实际生产样的色差,结果见表2。

表2 冷堆染样与生产样颜色比较

  

表2中,25℃堆置8h染样与生产样颜色色差值为0.56,相当于褪色灰卡4~5级,说明实验室采用25℃恒温水浴堆置8h染样作为参照样,颜色达到非常接近的程度。在该条件下进行冷轧堆小样试验,可以与实际生产的织物颜色相吻合。

2.2 加速固色方法试验

虽然冷堆固色染样与工厂生产样颜色一致,但由于其耗时长,打样效率较低,因此,工厂大多使用微波固色法,但该方法打出的染样与生产样色光差异较大。本试验在分析冷堆法和微波固色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色差小、效率高的小样加速固色方法。

2.2.1 不同固色方法比较

根据有关资料及前期试验[5,6],本试验对各种小样固色加速方法进行比较。采用一整块试样织物浸轧后剪开的方法,以避免轧液差异。选用CibacronC染料,按1.2.1节所述生产样处方,以25℃堆置8h(1.2.2节固色方法1)染样作为参照样,并与工厂生产样颜色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固色方法染样色差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