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与常规染色方法相比,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具有能耗和化学品总用量显著降低的优点[1,2]。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就已经将该技术用于棉织物及混纺织物[3]染色中。打小样时工厂大多使用微波炉法,与实际生产样颜色偏差较大[4],影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技术的推广[5]。因此,准确获得与实际生产颜色一致的小样,是该技术成功运用的关键之一。德国Küsters公司近年研制出冷轧堆小样机,采用室温固色,据称可以获得和生产样完全一致的颜色,但其价格昂贵,难以在工厂生产中广泛应用。本试验选用对颜色要求较高的全棉府绸漂白半制品,模拟工厂实际生产条件,探索小样试验方法,以推进冷轧堆染色工艺在我国印染生产中的应用。
1 试验
1.1 材料及仪器
织物 14.6tex×14tex523根/10cm×283根/10cm全棉府绸漂白半制品(上海王港华纶印染有限公司)
染化药剂 DrimarenCL/HF系列染料(科莱恩化工有限公司),CibacronC染料,硅酸钠(分析纯,上海试四赫维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上海试剂一厂),净洗剂209。
仪器设备 RapidmodelPB01型轧车(台湾Rapid公司)、THCD-06型微机程序控制高低温恒温槽(宁波天恒仪器厂)、NN-S3440WP型微波炉(上海松下电器有限公司)、Datacolor650型电脑测色配色仪(美国Datacolor公司)、SartoriusBS224S电子天平(0.1mg,北京赛多利斯有限公司)、SartoriusBS2202S电子天平(0.01g,北京赛多利斯有限公司)、DGG-9070B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塑封袋密封→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1.2.1 染色
(1)DrimarenCL/HF系列染料染色处方/(g/L)
染料 20.0
NaOH 4.5
Na2SiO3 6.5
注:染液与碱液混合体积比为1∶1
(2)CibacronC系列染料拼色处方/(g/1000L)
黄C-RG 388
红C-2BL 57
蓝CA 12
碱剂处方/(g/L)
38°Bé硅酸钠 475
36°Bé烧碱 75
注:染液与碱液混合体积比为4∶1;工艺处方来自无锡宝露特阔纺织印染公司。
1.2.2 固色
方法1 将装有染色织物的塑封袋放入25℃恒温水浴槽中,在织物上压两块玻璃板,承重约为5g/cm2,堆置8h。
方法2 将装有染色织物的塑封袋放入60℃恒温水浴槽中,在织物上压两块玻璃板,承重约为5g/cm2,堆置0.5h。
方法3 向塑料容器中加入100mL水,放入微波炉中,“高火”档预热1min,取出容器,倒出剩余的水,重新加入100mL水,对织物加热处理1min。
方法4 织物装袋同方法1,25℃堆置30min,取出,放入60℃恒温水浴槽中,堆置30min。
方法5 织物装袋同方法1,25℃堆置30min,取出织物,用微波炉加热固色,按照方法3进行操作。
1.3 测试
采用Datacolor650测色配色仪测定染色织物色差
ΔECMC,在每块织物上取4个不同部位测试,取平均值。每组试验以25℃堆置8h(固色方法1)的染样,作为常规冷轧堆固色的参照样。
2 结果与讨论
2.1 冷堆试验
为模拟工厂冷轧堆生产样的堆置状态,验证试验室条件下采用冷堆固色染样作为参照样的可靠性,进行冷堆试验。
2.1.1 织物堆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