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香蕉麻短纤维结构
植物纤维可分为草本纤维(麻类),子实纤维(如棉花)和木本纤维(木材)等类别。草本纤维来源于草本植物茎杆和叶片,单纤维细胞形态和大小是决定纤维用途的重要指标。纺织材料 对纤维指标有专业要求,细度和长度的不同将直接影响 纺纱工艺类型。如棉花单纤维细度3600~3800Nm,羊毛 600Nm左右,苎麻变化于800~3500Nm,黄麻320~ 480Nm。香蕉茎纤维长2.0~3.8mm,单纤宽度1 1~341xm, 类似于黄麻,相对亚麻较短,不能用于直接纺纱,必须加 工成工艺纤维。若香蕉麻成品工艺纤维长度和黄麻相 近,就可在黄麻纺纱系统上进行纺纱。
2.3氧化预处理对胶质的影响
氧化预处理,是利用氧化方法将香蕉原麻中半纤维 素、木质索和果胶等高分子切断,降解成小分子。双氧水 在酸性条件下很稳定,分解速率低;而在碱性条件下可 以被激活,为促进有效氧分解,可以加入尿素添加剂。 从目测白度、纤维细度和手扯强度综合实际效果 看,3#>2#>1#。说明冷堆氧化预处理更好。
2.4膨化技术对纤维精细化过程的作用
清水条件下香蕉原麻纤维变化小,仅有少量可溶物 和色素溶于水中。3#固碱液处理纤维外观呈软烂,已有 部分纤维分丝。2#纯碱液处理纤维变软,略有纤维分 丝。膨化处理的目的是促进原麻纤维细胞间质溶解,一方面减轻对氧化预处理的杂质干扰,另一方面促进氧化 作用效果。
3结语
短纤维脱胶最后是以工艺纤维成型,胶质的处理技术必须考虑一是保留适量胶质;二是胶质成份因麻而异,需调整流程和加工工艺。本研究探索了氧化预处理对胶质的影响与膨化技术对纤维精细化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对解决香蕉麻纤维“粗、硬、脆”性能问题是十分见效的,在一定程度上探究了短纤维脱胶技术原理;但还需对相关工艺进一步优化。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