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基本技术路线
香蕉茎杆收割一破片一分类分级一压榨或刮杂一 干燥一脱胶一纤维后处理一检验一蕉麻纤维成品。
1.3胶质分析与纤维形态结构观察
目前香蕉茎杆纤维还没有制定相关检验标准,可参 照采用GB5889—86苎麻化学成份分析方法,对纤维的 形态观察按光学显微镜操作规程进行。其中送检测样品 有原麻和化学脱胶麻。
化学脱胶流程:煮练一排液一净洗一热洗(95ºCx 20min)一冷洗一脱水一给油一脱水一晾干。
煮练:固碱质量浓度8g/L,三聚磷酸钠质量浓度2g/L,浴比1:20,加热95℃,时间3h。
净洗:洗涤剂质量浓度2g/L浴比1:20,加热95℃, 时间40min。
给油:ZY一1油剂2%owf,浴比1:20,加热50℃,时间 20min。
1.4氧化预处理
氧化预处理脱胶流程:氧化预处理一煮练一排液一 净洗一热洗(95℃x2Omin) 冷洗一脱水一给油一脱水一晾干。
氧化预处理配方:尿素3g/L,30%双氧水6mL/L, pHl0(以固碱调节)。浴比1:20。
氧化预处理工艺条件(三种工艺方案):
1#:60℃x2h
2#:80℃x20min
3#:室温16h。
其它后续加工与1.3方案相同。
1.5膨化工艺试验
膨化预处理脱胶流程:膨化一氧化预处理一煮练一 排液一净洗一热洗(95℃x2Omin) 一冷洗一脱水一给油一脱水一晾干。
膨化工艺条件(三种工艺方案):
1#:清水
2#:纯碱液3g/L
3#:固碱液1 L
注:3种工艺方案浴比1:20,95℃x30min。
2结果与分析
麻纤维的提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日臻完善。麻纤维脱胶技术实际上包括两类,一类是长纤维脱胶,以苎麻脱胶为代表;另一类是短纤维脱胶,包括大 麻、黄麻、菠萝麻和香蕉麻等。脱胶技术已从传统的粗放 型(强碱高温)向集约化(氧碱一浴)、生物法和生化联合 法方向发展。苎麻脱胶技术更多的是考虑胶质以快速、 高效和生态的方式去除,而不用顾虑成品精干麻受损, 因为苎麻长纤维具有优异的抗酸碱氧化剂特性。短纤维 脱胶最后是以工艺纤维成型,胶质的去除与留存必须多 方面统筹兼顾:一是胶质不可完全去除;二是胶质成份 与含量随纤维种类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三是加工纤维 可纺性能指标符合后续加工要求。有鉴于此,短纤维脱 胶亟需找到一条切合实际的技术路线,并通过不断探索 研究完善其理论内涵。
2.1香蕉麻化学成份
香蕉麻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 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物质组成,其纤维素含量相对亚 麻和黄麻较低,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较高,故纤维的 光泽、柔软性、弹性和可纺性等均稍逊于亚麻和黄麻。 香蕉纤维化学成分含量测试按照GB 5889—86《苎 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规定进行,本地香蕉纤维的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另外产地不同,原麻分类除杂过程不同,都对化学成分测试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
表二是陈敏硕士论文的相关数据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