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分形涤纶/棉织物的染整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5日

2. 2. 1 烧毛

织物通过烧毛火口时,分形涤纶受到高温作用,纤维内部的长分子链开始运动。振动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剧,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链间部分氢键断裂,分子间引力减小,单键松弛分子链缩短,因而纤维也随之收缩。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将织物冷却,纤维内部分子间的氢键又重新形成。由于纤维收缩,分子链间的排列较前更为紧密,纤度也相应增加,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刚性和弹性。因此,分形涤纶/棉织物的烧毛不仅去除织物表面的茸毛,而且还赋予织物一定的身骨。烧毛工艺采取两正两反,火口温度900℃,车速110 m/min,烧毛质量达3~4级。

2. 2. 2 退煮漂

退煮漂工艺主要针对棉纤维部分,以去除棉纤维共生物,膨化并脱除棉籽壳,同时也可去除分形涤纶上的一些沾污及齐聚物,使织物具有润湿性。

一组轧碱/g·L-1

氢氧化钠       30~35

煮练剂ZC-6          80

亚硫酸钠30

汽蒸温度100℃,时间60 min,车速40 m/min。

二组轧双氧水/g·L-1

30%双氧水7~8

煮练剂ZC-6 3

稳定剂3

汽蒸温度100℃,时间60 min,车速40 m/min。

2. 2. 3 丝光

丝光对棉纤维起定形作用,可消除内应力,降低物缩水率,同时还能使织物色相一致,提高棉纤维的色性能,并使织物幅宽稳定。丝光碱浓为220 g/L,碱淋碱温度80℃,淡碱浓度为30~50 g/L。

2. 2. 4 定形

定形的目的是消除织物中积存的应力和应变,纤维能够处于适当的自然排列状态,减少织物的变因素。织物经定形后,可具有良好的形态稳定性、平度、弹性和手感,改善起毛起球现象和染色性能。定温度控制在180~210℃,时间15~60 s。

3 匀染性问题

3.1 染料的选择[2]

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染料主要以微状态分散。随着染液温度的升高,染液的热运动加剧这些微粒发生碰撞并相互聚集,由小的染料微粒逐变为大的染料聚集体。染料聚集体高温染液中的定性很差,极易在纤维表面形成重叠式堆积,使匀染和色牢度严重下降,甚至还会与纤维的低聚物和毛等杂质结为焦油状物而污染纤维,造成难以修复的渍疵点。科莱恩公司的福隆S系列分散染料既适合形涤纶/棉纤维织物的溢流染色,又可用于热溶轧染是较实用的染料。棉纤维染色依据颜色不同,可选活性染料或还原染料。

3.2 助剂的选择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