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Tencel细号紧密纺产品上浆工艺实践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5日

PVA-205/kg   20

K5/kg        25  75

抗静电剂/kg   2  2

蜡片/kg         2  2

生产中发现,在浆液浓度同样设定为8%的条件下,配方1开车时干分绞分纱困难,黏度较 高,手感上浆较硬,干区与梳齿处“簇梳”断头很严重,开慢车时断头多。配方2开车相对要好一些,断头少,织机效率好,所以经过多次试验,我们选择在使用配方2的情况下调整其他工艺及操作方法进行生产。

2.2上浆浓度与上浆率的对比与选择

以前生产同样规格的Tencel 9.7 tex环锭纱,浆液浓度在10%~11%,上浆率在11%左右,织 机效率可达85%以上,台时断经1.5根,台时断纬4.5根。生产Tencel 9.7 tex紧密纺品种,在确定上浆率时,参照同规格环锭纱品种的生产经验,浆液浓度在11%时,开车初期与开慢车时分纱较困难,纱线易打绞,浆纱断头较多,在正常开车不断头的状态下织机效率较好,上浆率在10%~1 1%,织机效率在90%左右,台时断经在1.5根, 台时断纬在4.0根。但是遇到“簇梳”断头的情况时,因为经纱倒断头的影响,织机效率会下降到 60%~70%左右,且小轴时效率可能更低。为保 证开车顺利,减少开慢车时纱线易断头的现象,逐 步将浆液浓度降到7%~8%,上浆率达到6%左 右,再配合操作方法的改进,浆纱开车情况比较 好,断头少,开慢车时效果比较明显,虽然织机效 率在85%左右,断经稍有增高,台时断经达I.8 根,但因为倒断头大大减少,对小轴时的织机效率 影响不大,织机最高效率虽低于前者,但总体效率 要高于前者。所以选择将浆液浓度设定在7%左 右,上浆率设定在6%左右。

 2.3压浆力和车速的选择

相同条件下,不同压浆力对上浆率、毛羽贴伏率及织机效率的影响试验情况如下。

压浆力/kN           20    33

上浆率/%         9~10    5.5~6.5

毛羽贴伏率/%       50    70~80

织机平均效率/%       82  87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压浆力的增加有助于 浆液浸透到纱线内部,使上浆效果及织机效率得 到提高,结合车速及祖克浆纱机的压浆力曲线,压 浆力设定Ⅱ速(50 m/rain)时压浆力为30 kN。 Tencel纱回潮率在12%左右,正常情况下车 速可以达到70 m/rain以上,鉴于紧密纺纱容易出 现扭结断头现象,所以将车速定为50 m/min。同 时为了防止纱线因为松弛而发生移动纠结,各区 张力全部偏大掌握,喂人张力和干区张力尤其要 加大。

2.4上浆温度的选择

上浆温度的选择对该品种来说很重要,我们 都知道,对棉纤维品种采用高温上浆其中一个原 因是棉花里含有棉蜡,需要高温将其熔解,使得浆 液容易渗透;另一个原因是棉及其混纺品种的浆 料配方里含有大量的淀粉,高温能保证浆液黏度 的稳定性与流动性;且高温可加快浆料内部分子 的运动,从而加强对纱线的渗透以达到增加强力 的目的。 通过对紧密纺纱线的分析可知,增强不是该 品种上浆最主要的目的,贴伏毛羽、保证伸长才是 关键。另外,我们所选择的浆料配方本身就是低 黏度浆料,流动性及黏度稳定性非常好,且Tencel 纱线属于再生纤维素类纱线,杂质很少,所以上浆 温度可以选择中温或者低温,而高温上浆因加强 了浆料分子对纱线内部的渗透,易使纱线变得脆硬,这样易在于区造成脆断头,处理不及时极易发 生“簇梳”断头现象,这也是Tencel品种上浆最应 避免的地方。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若采用高温上 浆,开慢车处理时一旦操作不当,沸腾的浆液易将 小浆斑带到纱片上,在分梳处发生“簇梳”断头。 经过多次实践,上浆温度定为80℃左右,这样既 提高了上浆效果,方便了值车工操作,还节约了能 源,降低了上浆成本。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