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东华大学和泉州海天轻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始于2000年,其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基础开发出了一系列高异形度吸湿排汗纤维。这一新型面料可广泛应用于运动服、休闲服等产品。目前已经成功地为多家著名服饰品牌开发了系列面料,如Hummel、李宁、安踏、乔丹、美特斯邦威、真维斯等公司。
“面料业是一个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研发资金,而很难马上见到效益的产业,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服装强国,一定要补齐我们的"短板"。”一位刚参加了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泉州纺织服装业界人士颇有感触地介绍,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品牌运作及渠道建设经过了多年来的夯实,在全球市场已获得了稳定的份额。但在高附加值面料的开发上,还有着巨大的开拓空间。
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联盟,补齐面料“短板”,将助力本土时尚产业的发展。今年,泉州市天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新型纳米远红外线纺织材料项目,成为目前最为先进的第四代纳米远红外线纺织材料技术。
据介绍,在纺织服装行业,纳米材料以及技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尤其在纺织品功能化和高附加值化的今天,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原材料功能化和后整理法等使产品获得导电静电、高强耐磨、抗菌防臭、防紫外线、高吸附性等多种功能,成为如今最当红的纺织面料之一。
“这对近年来产学研合作频繁的纺织面料界将是一项重大利好。”一纺织服装企业工作人员王先生表示,去年以来,泉州在纺织面料研发上进行了广泛的产学对接,据统计,仅在石狮的纺织企业中就有上百家骨干企业与台湾科研院所及其专家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不少骨干企业还建立起盈利性的研发机构,其中,部分合作形式以资金、实物、技术、技术性劳务等进行合伙投资。